“快,把這些石頭快運上去,上面等著用呢。”
這座距離京師二百餘里的密雲小城,現在正在全面翻新加強城防。
因為這或許是此戰勝利之關鍵,朱由校要用自己的名頭吸引林丹汗來此。
為此他不惜動用了一萬多名軍士和三千多個青壯勞工參與修繕。
這些勞工是早在十日前就招募好了的,李之龍本是招募他們搭建軍營和倉庫的。
“陛下令旨,城中各處都要開鑿水井,靠住城牆之民戶全部內遷,限時五日之內,逾期者、嚴懲不貸!”
做戲就要做真實一點,至少明面上不能讓人起疑心。
“將朕的御旗大纛掛上吧!”
御旗大纛是專屬於皇帝的,不管是出巡還是親征,這面大旗都要帶上。
大明的軍旗是日月旗幟,而皇帝的御旗則是龍旗,大纛是最重要的,它是全軍的靈魂所在。(皇帝龍旗可以參考大明風華里的,那面旗子比較還原,後來滿清的旗子也是照抄的明朝。)
古人經常所說的斬將奪旗,這個旗就是指的大纛,如果大纛落於敵手或者被敵摧毀,那這隻軍隊就會迅速敗逃,就跟斬殺了敵方主將一樣。
所以歷史上往往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本來自己都快頂不住了,結果衝出一個猛人把對方主將乾死了,或者說把大纛旗砍了,這樣就算不能反敗為勝,也能安然無事的撤退了。
那種鬥將是更不可能發生的,打仗期間,主將基本上連中軍都不出,更何況和你一對一單挑?
主將帶領精銳突擊奇襲倒是很正常,以此來鼓舞己方士氣。
而且人家衝鋒陷陣,旁邊都是幾十上百個衛兵圍住保護的,要想斬將,除非你真的有關張那樣的萬人不當之勇,否則你還沒接近別人就被衛隊砍成了麻花。
到了這個級別,早就不是拼勇鬥狠了,比的是誰更能運籌帷幄、腦子轉的快。
“大軍開拔之前,可能完工?”
負責監管的就是留守密雲的周興武,說道:
“陛下,就算是日夜不停,恐怕短短几日也是不夠的,雖然人手、材料不缺,但時間真的太短了。”
朱由校也知道這麼大的工程短時間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密雲年久失修、多處破敗,如果不加補城防,也是很難擋住蒙古騎兵的。
“可以縮短,城外之工事可以全部停了,重點在於城牆和城門處,朕不要它多麼堅固,只要能暫時擋住韃虜即可!”
“臣現在就去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