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樂隊的盛夏> 四百一十六章 全場歎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四百一十六章 全場歎服! (1 / 2)

昆言從詩詞的角度,與葉未央討論了一下他創作這首歌的想法和理念之後,其他幾位專業的評鑑人們,就從音樂的角度,談起了這首《定風波》

周聽很感嘆的說道:“《定風波》這個詞牌名,我們現在已經不知道古人是如何唱的了,但放入現代流行樂,兩言、三言這類短句,處理起來就特別難。”

“但是這些兩言,三言,又不能刪改掉,一旦如果刪除這幾句詞,像“誰怕”“微冷”“歸去”這幾個詞一旦去掉了,變成了工整的七言詩,可能唱是變得好唱了,但是也會將蘇軾原詞的詞意全破壞掉了。”

“這也是為什麼節目組嚴格要求嘉賓們不允許對原詞做任何刪改的原因,刪改後就會降低改編成流行音樂的難度,但是卻會讓原詞失去原本的詞意。”

葉未央認同的點點頭,任意刪改原詞,對這首名詞是完全不尊重的行為。

其實前世的《經典詠流傳》中,不只有譚詠麟這一個版本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還有一個黃綺珊的版本。

甚至黃綺珊的版本更加早,早在第一季裡就演唱了。

但是葉未央個人其實是不太喜歡那個版本的。

就像周聽說的那樣,那個版本的改編,為了能夠讓原詞更加可以融入現代流行樂,直接把原詞中的兩言短句全刪了,只剩下七言句。

這樣唱確實很好唱了,每一句都是七個字,流行和絃隨便都可以往裡套,但是卻失去了原詞的靈魂。

而譚詠麟的版本,就完全避免了這個問題,很牛的將兩字短句與前面的七言長句曲而不斷,有音樂旋律又符合原詞詞意,體現了各方很高的水準!

梅蘭扶了下眼鏡,回味的說道:“如果少了‘哈哈’二字,葉老師這版的《定風波》只是普普通通的一首經典詞作新唱。”

“在聽到第二段副歌的那個“哈哈”之前,我個人感受這只是一首編排很不錯的歌曲,可能稍微激盪了一些。”

“還有粵語和原詞聽著確實很契合。”

“但是當那個非常有味道,且飽含了各種感情的“哈哈”一出來,這首歌一下子就完全變了。”

“當這個即興的“哈哈”出現,這首歌就變的不單是唱一首歌,不僅是唱一首經典詞作,而是加了人,有了主角,是你我他是任何人,有了人情味,有了代入感,有了畫面感。”

“就像是看到一位大半生不得志的詞人,小心翼翼穿梭竹林,雨水突然溼芒鞋,他並沒有因此哀怨平生,而是發出短笑一聲,“哈哈,誰怕!””

“是一位面對仕途坎坷但始終通達樂觀的詞人,與千年後的我們,產生了寬慰的共情!”

“這首完完全全恣意灑脫的歌曲裡表現出一種攝人心魄的風格,讓人立馬感受到了作為宋詞豪放派的雙子星,蘇軾的人生到底是如此豪情!”

“也讓大家感受到了,“豪放”二字,本應如此。”

梅蘭給的評價也非常的高,對於一位歌手最高的誇讚,也不過就是“唱出了人情味,唱出了代入感。”

而葉未央顯然在梅蘭眼裡是做到了的。

確實,這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葉未央幾乎是拿著放大鏡的將譚詠麟的唱法給復刻了出來,雖然說達不到譚校長的100%水平,但是至少也有個80%的還原度了。

當時譚詠麟臨場在“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中間加的“哈哈”,更是點睛之筆!

如果是在錄音室錄歌,這個“哈哈”可能會很突兀,百分百不會有。

但在舞臺上,真是除了唱,這個更有演的味道!

葉未央自然也將其復刻了過來,不會將這個整首歌的點睛之筆給取消掉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