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99 曹悅盈 (2 / 4)

電視轉播鏡頭裡,雨幕中駛來塗滿女權標語的貨車,工人卸下成箱的“憤怒口紅”,管身印著“男性說教紅”“老爹味正紅”等色號,貨車司機嚼著口香糖指指抗議人群,她們T恤上的標語是“我的身體,我的法案”。

輿論在梁議員被卡納聯邦調查局帶走調查稅務欺詐後推向高.潮。新聞照裡他西裝皺巴巴的,夾在兩位高大的行動專員中間,一頭捲毛像極了被丟棄的泰迪犬。

著名女//權主義運動家立刻轉發他被捕的訊息,評論“當我們討伐一個女性時,本質上是在討伐所有女性。當我們懲罰一個厭女者,我們保護了千萬個女孩的未來。”

群眾對受害者的共情閾值,往往與施害者的身份政治標籤成反比。

當江恆以更時髦且符合當下語境的人設重新登場,輿論場像被無形的手翻攪的濃湯,一場以政治醜聞開端的輿論風波就此轉化成了性別戰爭。

一直沉默的江恆終於發聲,她現身KBC的經典訪談節目《政治解剖秀》。

沒穿標誌性的權力套裝,套著件起球的歌諾理工大學校友會衛衣,開頭就給她左手無名指空蕩蕩的戒痕一個特寫。

“我兒子去歌諾上學,是因為他父親擁有監護權。”她垂眸撫摸桌上的《平等教育法案》草案,“而這份法案若能透過,將讓千萬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受益……”

收視率曲線隨著江恆的哽咽陡升。

節目適時回放她初入教育部時推動《校園性侵受害者保護法》的紀錄片。

她頂著保守派壓力,將舉證責任倒置條款寫入法案的堅定姿態,與此刻脆弱母親的形象重疊成魔幻的賽博幽靈。

還有數年前某次校車事故的聽證會上,彼時還是司長的江恆條分縷析地質詢承包商,把對方逼到擦著冷汗承認偷工減料。

這些錯位的碎片在輿論漩渦裡被碾成齏粉,再澆築成金光閃閃的聖女像。

視角又回到當下,擦掉眼淚的聖女鄭重宣佈,她目前在與環瑞斯塔德大學聯盟的八大成員校溝通,預計未來五年內這些本國頂級大學對工薪家庭學生的錄取率將提升20%。

臺下掌聲雷動。

民調曲線也為江恆扭起耐人尋味的舞蹈。

她在自由黨內部候選人支援率原本卡在24%的瓶頸,輝真禮堂坍塌事故後跌到13%,卻在梁議員醜聞曝光後狂飆至45%。

陳望月用爬蟲抓取社交平臺資料時,發現“江恆之子”“江恆檢修工人”相關討論量在三天內衰減92%,而“職場性別歧視”的話題新增四百萬條討論。

她標記了十七個高頻轉發賬號,發現它們大多都關注了某家自由黨關聯的公關公司。

在這個需要女性踩著謊言搭建的天梯才能摸到權柄的世界裡,真相有時才是最鋒利的父權匕首,出色的女性政客早已學會如何用敵人的刀鋒雕琢自己的聖像。

她果然沒有看錯江恆,從當初那樣艱難的境地走出來的女人,不會輕易被打敗。

“望月,發什麼呆呢?”

陳望月抬頭,看見曹悅盈左手拿著骨瓷杯,右手是一份今天的《風雲晚報》,頭版頭條是江恆堅毅的側臉,標題燙著金邊:《破繭成蝶:從被唾棄者到女性燈塔》。

她笑了笑,點了透過好友申請,把手機倒扣在桌面上,“就是刷了會新聞。”

石英錶指標切割著貴賓室的恆溫空氣,曹悅盈將骨瓷杯擱在胡桃木茶几上時,杯底與陳望月攤開的泛函分析習題集相撞,不小心滴落的蜂蜜水在草稿紙邊緣洇開琥珀色。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