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葉廣良雖然反感程瑛,但也沒到給她暗中使絆子的地步。
畢竟程瑛現在是他課題組的成員,她鬧出了什麼事,勢必會影響他們的研究進度。
相比於容忍一個自己反感的人,影響了他們的研究會讓葉廣良更不能忍受。
程瑛和葉廣良兩看兩相厭,不過葉廣良把程瑛拋給了顧學勤,兩人之間的交集也變得非常少,倒是勉強可以井水不犯河水。
顧學勤不知道葉廣良和程瑛之間的齟齬,一到了正式上班的時間,就給程瑛找了件實驗服,把她帶去了實驗室。
站在實驗臺前,顧學勤板起臉,清清嗓子,故作嚴肅道:“好了,實驗開始前,我要先來考考你。”
程瑛看著顧學勤,示意自己已經準備好了。
時隔半年,程瑛終於再次進了實驗室,她感覺自己的血液在不斷地沸騰,帶給她強烈的興奮感。
顧學勤說要考考她,更讓她的鬥志昂揚升起,嚴陣以待。
顧學勤故作神秘,“第一個問題,陶瓷材料是什麼?”
雖然知道第一個問題應該會比較簡單,但程瑛沒想到會這麼簡單,只要是稍微瞭解一點材料,都不可能會把這道題答錯。
無機非金屬材料、有機材料、金屬材料並稱為三大材料,其中無機非金屬材料裡研究生產體量最大的材料便是陶瓷、水泥、玻璃等耳熟能詳的傳統材料。
過去他們主要研究的就是傳統陶瓷,一種典型的矽酸鹽材料,用於日用、建築、化工等等,但現在它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當今時代的發展。
由此,精細陶瓷也應運而生,它各個方面的效能都要遠遠優於傳統陶瓷,當然,製作生產工藝也更加困難。
葉廣良他們的課題組研究的就是其中一種介電陶瓷。
顧學勤可能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有點過於沒有水平,輕咳了兩聲來掩飾自己的尷尬,急匆匆地一語帶過,“想必這個問題你已經有答案了,那你知不知道我們現在要研究什麼?”
這個問題程瑛剛才看了顧學勤給的資料,倒是不難回答,“因為科技發展,很多新的便民的電子儀器,像是彩色電視、微波爐,都需要高壓化,相應的就需要用到高壓電容器。相對而言,高壓陶瓷電容器就是一種很適合的材料。”
“對,”顧學勤肯定了程瑛的回答,補充道,“不同的材料配比和不同的元素摻雜,對陶瓷的介電常數、平面耦合的引數都會產生影響,我們要做的,就是要找出最適合的配方。”
顧學勤一句話就點出了他們課題組的研究方向。
這聽起來是很簡單,但實操起來卻無異於大海撈針。
元素的摻雜倒是還好,已經有很多前輩總結了些許經驗,國外關於晶體鬆弛極化的研究也可以作為借鑑,但他們想要確定最終的摻雜配方,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更何況,每種元素的配比,甚至是製作工藝,都需要慢慢去探索,這就註定他們需要做大量的重複實驗,不斷的進行試錯,找到最優配方。
葉廣良的這項研究有一點好處就是肯定能出成果,而且非常實用,這也是專家組決定給他立項的原因。
但出什麼成果,效用有多高,就要看他們團隊共同的努力了。
雖然顧學勤有心帶著程瑛一步步入門,但他們課題組經費不多,又註定是一個要不斷燒錢的研究,顧學勤也沒法先讓程瑛從易到難地去體會做實驗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