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請收看簡訊:第十五屆亞洲田徑錦標賽今天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黎剎體育場開幕。本屆亞洲田徑錦標賽為期四天,我國派出49名運動員參加男女共37個單項的角逐。
世錦賽百米冠軍趙林,200米冠軍楊祖耀,同時將以趙林、楊祖耀等組成的世錦賽接力冠軍隊原班人馬也將參加最後的4*100比賽,這是他們繼世錦賽奪冠後首次登上國際賽場,我們期待他們的表現……”
晚上,18點,央視體育頻道體育新聞中簡短的幾句話介紹了有關亞洲田徑錦標賽的最新情況,只幾秒的時間,給人的直觀印象就是——這不是重點。反而關於幾名要參加亞錦賽的運動員情況介紹所用的時間要多的多。
這次亞洲田徑錦標賽為期四天,比賽共設43個專案,包括22個男子專案和21個女子專案,除男女馬拉松和男女50公里競走等少數專案,大多與世錦賽相同。
作為亞洲田徑單項最頂級的賽事,本次比賽共有43個國家和地區參賽。但田徑在於亞洲大多國家和地區都並沒有多少重視。1000多名運動員參賽,只東亞三國就佔了五分之一,日本軍團更幾乎是傾巢而出。
據訊息稱有資格參加國際田聯大獎賽總決賽的日本200米第一人末續慎吾也放棄了參加總決賽的機會,轉而參加了亞錦賽。用他的話來說,這是一次復仇之戰,這更是一場證明之戰。
而華夏田徑隊除劉祥要參加大獎賽總決賽沒有參加此次亞錦賽外,其餘專案頂尖選手如數在列。這也是華夏隊繼世錦賽取得突破成績後,首次的國際比賽亮相。華夏田徑在亞洲區域的霸主地位近年來有岌岌可危之勢,而且短跑專案上更是早以被日本超越。現在是重新定義亞洲田徑格局的時候了!
……
菲律賓馬尼拉,
亞錦賽日本代表隊所在駐地。
日本隊田徑隊的一名年輕教練,忙碌的整理完各項比賽分組名單後,恭敬的遞給高野進,同時開口彙報道:“教練,我們日本隊的選手在男子百米的初賽中並沒有遇到強勁的對手,除了那位楊祖耀,不過相信都可以順利出線。”
高野進繃著臉,一邊翻著分組名單,同時開口說道:“初賽我們的對手並不強大,但形勢不容樂觀啊。別忘了我們的目標是男子百米的冠軍!我們需要證明我們依然是亞洲賽場上,短跑專案的霸主。華夏隊,還有沙特,這是我們需要直接面對的對手……”
“哈依!”年輕教練恭敬的稱是,他知道高野教練是心裡緊張了。要說起來,他更緊張,一次世錦賽,百米和二百米,甚至於4*100米接力,華夏創造了奇蹟般的歷史。他們有感於黃種人也可以雄起的同時,更堅定了自身信念。但也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華夏的短跑,起來了!
這段時間,日本的諸多專家和資深教練員、運動員都在研究華夏幾名運動員的情況。透過比賽的錄影一點一點的分析。而分析的結果顯然讓他們心裡更沉重了幾分。
他們日本從80年代開始就學習世界先進的短跑技術,但人種的差異一直效果不佳,直到眼前的這位,他曾經的恩師。現任日本田聯短跑專案強化委員會委員長,此次亞錦賽日本田徑隊短跑專案主教練。
逐步的改善,找出一條適合日本選手的短跑之路,98年,受到指點的他跑出了曾經的亞洲記錄10秒整,日本為之轟動。
幾年過去了,高野教練,所有日本的有志之士依然在努力尋求突破,但始終未進一步。現在華夏似乎是找到了如何讓身體強化與技術充分結合的方法了。雖然看起來世錦賽的比賽中,華夏幾名選手還有諸多不足,但就身體這塊,明顯的已經領先了日本一截,和那些黑人比差距也不是遙不可及的了。而也正是這個不足,讓他們更加的心裡發緊,如果繼續進步……那……
年輕教練只是在腦子裡轉了幾圈想法,開口恭敬的彙報道:“教練,已經調查過華夏隊派出的運動員,基本與我們賽前預想的一樣,在男子二百米專案上他們主要派出的楊祖耀和尹漢釗,在百米專案上派出趙林、楊祖耀和陳建海。與我們賽前所預料的不同的是,400米專案上是林幕和何俊,接力隊伍他們派出一名叫做沈歡的選手。”
“林幕,沈歡?”高野進眉頭一緊:“沒有看錯?是沈歡不是沈保?而這個林幕,這名運動員有參加過比賽嗎?我怎麼聽起來耳熟。”亞洲的最強競爭對手,日本怎麼可能不重視,對方家裡的運動員不說如數家珍,但一些頂尖的運動員他們可早就有諸多記錄。
“教練,我……已經找到了資料,請您過目。”將薄薄的一張a4紙恭敬的遞給高野進,而就這一張紙也只寫了寥寥的字。
“三月,室內賽60米,華夏室內60米全國記錄保持者6秒59?百米最好成績,華夏全國錦標賽10秒22?就只有這些,那林幕呢?”高野進開口問道。
“十分抱歉,教練,沈歡的只有這麼多。這名選手今年不到20歲,進入國家視野也只是今年,他相關的比賽也只參加了這些。至於,林幕……”年輕教練很恭敬的答道。
高野進臉色瞬間不好起來,連續的突然冒出來,一個趙林,一個沈歡,咱們日本的資訊收集工作已經如此沒有效率了嗎?!
在日本,上下級的關係已經成為了他們的一種文化傳統,不論曾經如何,現在他是上司,是這個專案的第一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