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盤素菜五盤肉外加一盆湯,擺得不算小的餐桌滿滿當當的。
因為斜片的刀法,每塊叉燒比豎切份量大了近半,一片片挨著碼在盤子上的時候大氣又美觀,兩斤多切了兩大盤。
燒排骨一根有差不多巴掌長,是由一條肋排剁成的兩段,骨小肉厚,油滋滋、香噴噴,散發著微辛微麻的味道,還沒吃進嘴裡,光是看著就給人一種特別豐腴醇厚。
湯煲好後,湯裡整隻的雞撈出來,順著肌肉的紋理把肉撕成一條條的,軟爛的口味對於牙口需要保護的韓老頭和程奶奶特別友好。
也是照顧到韓老頭的省城口味和程奶奶的海城口味,林蓁給配了兩種蘸料:一碟是由姜、蔥、油、鹽配成的姜蔥醬,另一碟是用沙姜、芫荽、豉油和油配的沙姜豉油。
不過,出於好奇和嘗新心理,韓家人的第一筷子都是先蘸了沙姜豉油。
程奶奶還很積極地安利了家鄉風味:“用沙姜豉油蘸白切羊才叫滋味無窮呢!”
韓老頭聽得暗暗汲溜口水:“過幾天讓盛泉想辦法弄幾斤羊肉,下週我們就吃白切羊。”
韓盛泉居然毫不猶豫就點頭:“好。”
看來也是隱藏的吃貨一枚。
女人們更偏好口味甜香的蜜汁叉燒,男人們包括兩個小的則是更偏愛鹹香的烤排骨,直接上手拿著啃最過癮。
兩個小孩吃得滿嘴流油,雙眼放光。
他們在家裡雖然也能常常吃到肉,可是他們媽媽卻沒能把肉做成這麼好吃的味道呀!
越吃越覺得以前家裡吃的肉都浪費了啊!
也虧得孔菱現在是沒有聽到他倆的心聲,否則筷子裡給他們夾的叉燒得轉個彎放到自己的碗裡。
不然怎麼說在飯局上最容易聯絡感情呢,尤其是在這個年代,能在家裡進行宴請的,那得是有深厚的交情才會發生的行為。
自這一天之後,韓家人不僅僅是韓老頭常登程家門,其他人都不跟程家見外了。
孔菱是家裡負責掌勺、也是唯一會做飯的一個,但是她也是有工作的。有時候晚了下班,做飯不及時,家裡人就得餓肚子等著,所以家裡常備著點心。
但是自從那天的宴請之後,韓盛泉還不好意思總上門,但是家裡兩個小子卻是放學回到家要是做完作業孔菱還沒有回來,他們就知道她肯定晚下班了,就會跑到程家去蹭飯。
有時候還沒到程家吃飯的時間孔菱就回來了,就會把倆人給提溜回去。
但就算不蹭飯,蹭點心也不錯啊!韓家的點心基本上都是在供銷社買的,再新鮮又哪裡及得來程家當天現做出來的點心新鮮?
而且程家做的點心還大多是供銷社裡也買不到的!
有時候往往就是林蓁突發奇想——至少在單純的韓小弟眼中是這樣,做出來的時候才發現味道超乎預想。
小弟韓永清就特別喜歡林蓁的突發奇想。每次得到一些他想象不出怎麼做能好吃的食材時,他總會想辦法帶給林蓁,讓她去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