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本來也還沒有標準化的用工合同,只是將買賣的形式臨時變通一下而已,因此這合同的條款十分簡單。雙方把意思一商量,溫宏利就拿起筆刷刷刷地寫好了一式兩份的協議。
雙方簽名之後一方一份,然後林蓁就拿出了提前準備好的兩張紙。方子裡面不僅把兩樣點心的用料配比等等詳細標註出來,製作的每一步都寫得很詳盡,只需要跟著做就可以了。
當然,這個人家庭版的製作方法,跟工廠使用生產線製作的應該會有些區別。不過糕點廠裡有經驗豐富的師傅,應該很快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和設計好生產流程的。
收好合同,謝宇讓會計過來,順便把林蓁的第一個月的工資一百五十塊讓她領了。
都辦妥後都快到中午了,兩位廠長還盛情邀請了林蓁和秦崝到他們糕點廠的食堂去嘗一嘗。
吃完飯後送林蓁兩個離開時謝宇還叮囑:“小李,如果你那邊還鼓搗出什麼新糕點的話,到時還拿來廠裡,廠裡會另外付錢的。”
因為他們心知肚明,所謂的研發顧問只是一個名頭而已。根據協議的規定,這兩年半期間對於臨床研發別的新產品是沒有要求的。如果沒有另外付錢的話,人家憑什麼免費把方子給廠裡?這協議沒有動歪心思的空間。因為人家完全可以不用林蓁的名義而用林蓁的名義跟別的糕點廠合作呀。
林蓁這邊則是心領神會地點頭:“沒問題。”
兩人便被高高興興地送了出來。
手裡拿著錢,林蓁就想買買買。所以出了糕點廠的大門就直奔供銷社。
這個時間點供銷社的肉檔已經關門了,旁邊的菜站倒是品種齊全,不過還是有驚喜的。
林蓁剛進門就見到了菜檔中間的位置放了好幾個大麻袋,麻袋的旁邊圍著好幾個人在挑揀,近前一看,原來是栗子!
據說是從別的市過來的,今年大豐收,往這邊分了不少數量。
栗子好啊,生吃脆甜,可以當一種水果。熟吃既可以當零食,也可以入菜。
而且還能用來做糕點,像是先前的糯米餈,其實就可以做一個板栗餡的,又或者做成慄蓉餅。
總之,是非常多用的食材。林蓁簡直想直接買下一大麻袋,不過不過這畢竟是在市裡,他們總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把麻袋收進空間裡。靠兩個人手抬的話,這麼大一個麻袋太重了!
就算能臨時租用板車之類的,沒有自己的地方。就無法徹底避免隔牆有眼。那麼大一個麻袋輕易不見了,還是很打眼的,他們還是不敢輕易使用空間。
所以林蓁還是乖乖的,取了舊網兜,跟別人一樣稍微挑了就往網兜裡捧。
兩個人買了兩大網兜,一共三十斤。正好把他們拿來的一個揹簍給裝滿。
這個揹簍是他們特意帶出來打掩護的。買到東西的時候往裡面一鑽,離開賣東西的地方時,看到的人都知道揹簍裡面是裝著東西的,但是穿街走巷之後,到入住的招待所時,誰還知道里面有沒有東西?
等到回到房間了,才把板栗收進空間,隔天再揹著空揹簍出去。別人看了還以為這揹簍一直是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