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長的下酒菜,自然是沒人敢肖想的,包括牙齒還沒有長齊的兩個孫子和開始換牙的孫女。
黎春花覺得同床共枕二十幾年的自己總特殊些,看了程大山一眼,又看一眼,就見他啃得那個香那個專注啊,眼角都不往自己這邊瞥一下的,氣得她啪一下把浦扇摔了,回房去了。
臨進門前還狠狠瞪了林蓁他們房間的門一眼。
……
隔天就是李大弟的大喜日子。
一大早秦崝騎著車離開村子,回來的時候馱了兩大桶魚回來,送到了李家。
林蓁掐著點跟他前後腳進的門。
娶媳婦和嫁女兒區別還是很大的,跟林蓁結婚那天相比,今天李家可熱鬧多了。
李元福的父母,也就是原主的爺爺奶奶還在,倆人生了李元福五個兄弟姐妹,最大和最小的都是女兒,兒子中李元福最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弟李雙祿和李三壽。
現在李家所住的是家裡的老房子。兩個老人太偏心,李三壽結婚前,家裡建了磚瓦房,兩個老人帶著李雙祿一家子和李三壽搬了過去,以他們要跟著小兒子住讓他養老為由,把老土坯房留給李元福就算是分了家了。
分給李元福和張大丫的口糧都不夠倆人吃到下一季分糧的,更別說當時原主和李大弟還沒滿一歲,還是張大丫跟孃家借了糧,才讓一家五口沒餓出個好歹。
所以逢年過節要給兩邊的長輩送孝敬錢糧時,張大丫總會不甘心地在兒女面前把當年分家的舊事重複一遍,讓他們多念著外婆家的好,記住爺奶家的壞。所以家裡的孩子跟爺奶叔嬸家那邊是半分不親近。
上次林蓁結婚時,那邊只打發了兩個堂妹過來,其餘人一個沒冒頭。這一次吧……雖說李家沒有皇位要繼承,但可能老一輩的思想對於長孫嫡孫還是重視的,所以李爺爺和李奶奶都來了。
李大弟去接新娘了還沒回來,兩老坐在廳堂裡,記憶中總是拉著的臉上微帶喜意。林蓁剛進去打了個招呼就被張大丫給叫走了,讓她到路邊的空地臨時搭的爐灶去幫忙烤魚呢!
本來秦崝這個姑爺只需要在廳堂幫忙招呼客人的,但是秦崝才不幹,亦步亦趨地跟在林蓁的後面幫著打下手去了。
張大丫反而更滿意。熬了這麼些年,總算是把孩子都拉扯大了,最小的一個眼看就快上高中了,負擔沒那麼重了,老李家再想親近她家孩子?沒門!
尤其是有本事能掙錢的二姑爺,更加不想讓老李家的人沾邊!
林蓁沒管張大丫打什麼算盤,反正讓她烤魚就烤魚吧,孃家弟弟結婚,她這個作為姐姐的,理應回家出一分力的。
沒見她結婚時都沒回來的李大姐也回來了嗎?
李大姐今年二十歲,個子隨了張大丫,一米六往下的個頭,身板跟林蓁剛來時原主的差不多,癟瘦癟瘦的,膚色也隨了張大丫長了一張黑紅臉,身上的衣服半新不舊,但是洗得很乾淨。
她十七歲時嫁到了跟大坡村隔了兩個村的陳家村,生了個女兒剛滿兩歲。
她在孃家的時候跟原主的關係一般,所以林蓁跟她打照面之前叫了聲“大姐”,她只“嗯”了一聲,多餘的話一個字都沒有。
林蓁見狀也沒介紹秦崝,反正結婚時這大姐都沒回來,想來是對這個不感興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