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名?主公之名向來不好吧……”
郭嘉笑道:“九江土地令,九江招募令,九江募兵令,這三道法令實施,得罪了多少士族,殺了多少士族之人。”
郭嘉的意思是,主公的名聲在士族圈子裡早就壞透了,你不用花心思去維護,你家主公根本沒有好名聲可言。
荀彧想想也對,在揚州境內,士族之人對鄭寶是非常恐懼的,生怕鄭寶突然發出什麼奇怪的法令,搶走他的利益。
按照這個思路的話,能接皇帝出來,對揚州來說,似乎也不錯。
“奉孝的意思是奉天子以令諸侯?”
荀彧問道。
“奉天子?也可以。”郭嘉說道:“其實挾天子以令天下更合適,掣肘極少。”
……
鄭寶沒想到,荀彧和郭嘉兩人在馬車上分析長安形式,直接就把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套給分析出來了。
荀彧偏向奉天子,認為鄭寶要尊重皇帝,以輔佐皇帝的名義行事,就像周公那樣。
而郭嘉直接就是挾天子,奉天子什麼的都比較假,皇帝是人,你一旦給他權利,還不知道要鬧出什麼么蛾子來,不如乖乖當吉祥物,對大家都好。
兩人最後的分歧就在這裡,誰也說服不了誰,只好把目光放在鄭寶身上,看鄭寶怎麼選擇。
“我說兩位,西涼軍還沒內訌呢,而且咱們揚州軍有這種精銳軍士嗎?從揚州過去,不是經過袁術的地盤就是經過曹操的地盤,那麼多人,目標太大……”
鄭寶沒有正面回答,兩人也不急,正如鄭寶所說,西涼軍還是鐵通一片,這個決定不用著急著做。
其實鄭寶是這麼想的,若果真有那麼一天,他把劉協接回來了。只要劉協能聽話,他不介意給劉協多一些自由,但要是劉協不聽話,像歷史上搞什麼衣帶詔,那就不好意思了。
怎麼對待劉協,得看他的表現。
就像劉辯,鄭寶就能把他放在合肥,對劉辯的日常生活不管不顧。
馬車中氣氛有些沉重,鄭寶只得開啟話題,讓郭嘉和荀彧多想想,揚州境內的山越人怎麼處理,是剿滅好還是收服好。
當然鄭寶何人比較偏向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