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以前涼州軍有董卓統領,董卓御下手段頗為高明,能把那群驕兵悍將管得服服帖帖。
現在董卓沒了,以李傕郭祀為首的西涼軍大將們彼此之間都不太和睦,之前為了同一個目標,他們才勉強團結在一起,後面意見不統一的時候,有得打。
就拿李傕郭祀兩人來說,都不是那種交心的關係。
比如,李傕掌控了皇宮,郭祀掌控了百官,他倆合作時,朝會才能正常召開……
想明白這些,郭嘉基本看到了長安地區後面大機率會發生哪些事情。
“主公,若西涼軍發生內訌,我軍可否派出精銳,將陛下接出來?”
郭嘉問道。
都知道西涼軍走不遠,自然得未雨綢繆,郭嘉的想法很直接,趁你們內亂,我悄悄把皇帝弄出來,那可是大功啊。
“將陛下接出來,奉孝你可想過主公如何自處?”荀彧問道。
“之前在洛陽,主公與董卓一起救了陛下,送陛下返回皇城,後主公光芒太盛,遭朝臣嫉妒,極力排擠,不得不放棄兵權返回揚州。”
“如若把陛下接出來,到時候陛下和朝臣要收軍權,主公給還是不給?若給,一群不知兵事的人胡亂指揮,將會葬送主公多年心血。”
“若不給,則會被朝臣冠以抗旨不遵之惡名,於主公,揚州皆為不利。”
荀彧說了一大通,意思就一個,接皇帝出來,弊端有點多,得從長計議。
“文若,你想多了。”
郭嘉笑道:“是揚州精銳將陛下從虎口中救出,從此往後,朝廷要事應由主公酌情處理,朝臣輔佐。”
“此法與董卓何異?”荀彧質問道。
朝廷大事由鄭寶決斷,不就跟董卓一樣了嗎,大權在握,獨斷乾坤。
“非也,有你我盡心輔佐,以主公之才,比之董卓,有如雲泥之別!”郭嘉不聲不響的,又給鄭寶奉上一計馬屁。
“此舉恐怕會汙了主公之賢名!”
荀彧還是很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