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朱棣最後肯定透過的話,朱瞻基雙拳緊握,讓虎口出的肌膚血色全無。
從腳後跟到小腿,再到大腿,一直到整個脊樑骨,都在不停的顫抖著。
於是,朱瞻基用更大的力量,來壓制著這股不受控制的力量。
他能感受到,自己的血脈在不斷的膨脹,呼吸也越來越急促。
這是腦袋缺氧的表現。
有一隻溫潤的大手,悄無聲息的握住了朱瞻基已經出汗了的手。
他微微轉頭側目,就看到父親帶著微笑的臉,雙眼彎彎的眯著。
平靜的眼神,卻給了他一股巨大的力量讓他逐漸平復下來。
“如今,你終於知道施政之艱難了吧。”
父親的聲音很低,低的連空氣都沒有驚動半分。
很是平和,好似就連殺紅了眼的疆場敵我雙方,都能平復安靜下來。
朱瞻基幾乎是控制不住,就要去抱住老父親。
“這是你第一次站在這裡提出政見,但卻不是最後一次,往後你更要坐在這裡頒佈政令。
你得牢記,他們無論怎樣爭論,也無論是為了什麼,你都得聽著。一個人的想法和能力,終究是有限的。”
朱瞻基默默的點點頭,他很清楚其實這一次他是靠著身邊這位大明太子爺的面子,才會讓文官們不敢太過駁斥。
也是因為皇爺爺的存在,才會一開始沒有引起軍方的劇烈震動。
同樣他也取巧,讓文武雙方都得到了好處。只不過是,誰的好處多一些,誰的好處又少一些。
但無法反駁的是,這次錦衣衛獲得的好處最多,文官們獲得的好處最少。
武將們能輪值內閣,真正的站在大明權力巔峰。
而文官們,頭頂上多了一個雙手沾滿鮮血的閣老,但也多了一個監察軍方的權利。
算是扯平。
但,卻有辱斯文!
文官們前仆後繼,幾乎是死而後已都要維護的斯文,必然會令他們在接下來的大明政治活動中,對朱瞻基及軍方展開報復。
可是,朱瞻基同樣在等待著。
將這些自詡斯文忠良的人,給一下一下的最終拍進泥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