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森工記憶> 第八十四章 家天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四章 家天下

不是每個人都是我這麼倒黴的,王均花了幾十年的時間,用“經營故里”的理念,終於實現了他的“家天下”的夢想。

古錦是王均的家鄉,也成為了他的天下。整個古錦縣,無處不是他的影子,他成立的天嘉集團公司幾乎壟斷了建築、餐飲、旅遊演藝行業,據稱,他和香港的某某富豪一樣,古錦有將近一半的人在為他的天嘉集團公司工作。

王均開始大興土木,在達拉村修建了一座別墅。別墅整體仿古風格,前有草坪,背後是連綿的大山,地基特地比莊園高出了三級臺階,大門前有一對巨大的石獅子,進門的照壁上是日月同輝的磚雕。三進院落佈局精緻,裝飾考究,青石鋪道,裡面小橋流水、樓臺亭閣,花園、游泳池,奢華程度不亞於五星級酒店。別墅裡有一尊他本人的大理石塑像,這是專門請美術學院的教授帶團隊來精心雕刻的。前後均開鑿有人工湖,佔地20餘畝,歷時四年建成。

別墅的門頭上赫然刻著三個字——家天下。

這裡也是他宴請八方賓客的地方,坦然地接受各種恭維和讚譽,習慣於一呼百應的威權。甚至傳出了他有一個秘密的真槍實彈保鏢隊伍的傳聞,凡是有跟他作對的,下面自有人來收拾,輕則斷胳膊折腿,重則就像文傑一樣丟了性命。

祖上的榮光又回來了,王均經常站在自己的別墅大門前,望著緊挨著的地主莊園,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參觀地主莊園的人,都有這麼一個疑惑,旁邊的別墅是誰的?看到大門口那一對巨大的石獅把門,霸氣無比,一般人還真不敢進。

達拉村經過多年的建設,如今形成了一片別墅區,甚至還是以“家天下”為名的別墅區,那就是以王均的“家天下”為龍頭,在青山綠水之間,別墅區的灰瓦白牆顯得格格不入,彷彿是一片片牛皮癬。這個別墅區裡住著的人卻並不是達拉村的老百姓,而是古錦縣的老闆群體、以及早些年退休下來的官員……他們過著相對私密的生活,不願意被陌生人打擾。

這是租賃農村宅基地進行商業開發的例子,是典型的違法。但當地官員解釋道:這些都是我們請來的財神爺,幫助我們搞開發,哪點不好?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這些問題,要用優惠政策將他們留住,古錦才有發展的動力。

其實,很多年前就有人舉報,在農村買宅基地是不合法的,何況是在風景區邊上蓋別墅,這隻有王均能做到,但是,既然有人開了頭,其他人也紛紛效仿,一些有錢的城裡人採用土地租賃的方式,到農村買地蓋別墅,是一種個人的生活方式選擇。

賢平市環保部門也派人多次來督查,要求整改。但都是口頭上說說,難度太大,整改無非就是把別墅區的環境和綠化再進一步的升級改造,將屋頂塗成綠色的,裝成綠色的植物,力求跟周圍景觀協調統一。別墅專案依然在達拉山腳下遍地開花,屢禁不止。

“家天下”裡還套建有一棟特別的紫色的四層小樓,取名望東樓。一樓餐廳,二樓桑拿浴室,三樓KTV和影院,四樓客房。

望東樓的名氣無人不知,是王均接待貴客之所。不論是市、縣兩級的官員,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人士,與王均有交道的,幾乎都被請到望東樓做客。

曾經有一位香港電影明星到達拉景區旅遊,並不認識王均,被王均盛情邀請到望東樓做客,後來兩人成為了朋友。明星感慨道:在這裡竟然有如此豪奢之所,簡直令人驚訝。這也讓王均博得了好客豪爽俠義的美名。

不同的人,都可以在望東樓找到喜歡的元素——

喜歡文雅的人,可以欣賞到名人字畫,甚至有時還可以現場贈字畫。喜歡美食的人,這裡有高薪聘請的在全省廚藝大賽上獲金獎的大廚,地窖裡有各種品牌的美酒。喜歡唱歌的人,可以在豪華的KTV裡一展歌喉,甚至有時會有小明星前來作陪。特色的山景客房裡有國外進口的羊毛地毯、雙人蒸汽式衝浪浴缸。

當然,怎麼可能少了風姿綽約的絕色美女。

林松書記離退休尚有三年,卻突然平調賢平市政協。

惹不起還躲不起?

林松不是那種人,從十幾歲招幹,背槍下鄉去做群眾工作,到現在,就沒有敢於在林松面前嚼嘴的人,但有人是那種人,還有人的做派是難以言說的,其中不乏能決定林松沉浮的人。那些莫名其妙空降的幹部,一副少年得志的模樣,從來不跟老百姓打交道,從來不到基層去訪貧問苦,熱衷於在辦公室指手畫腳,熱衷於紙上談兵,熱衷於和大老闆大交道,熱衷於在領導面前搖尾巴,一兩年換一個位置,三五年提一級,便揮一揮衣袖,一路絕塵而去。

花花也是一個例外,她太清楚王均的所作所為,她埋頭於自己全域旅遊計劃的實施,現在初見成效。

可就在方案執行的關鍵時期,林松書記走了,許多計劃立即推不動了,這很奇怪,明明是白紙黑字、板上釘釘的事情,為什麼就執行不了?

同時,有人不停地告狀,說花花利用職權,亂搞專案,優親厚友。紀委為此查了好幾次,連我都不得不配合調查。雖然並沒有查出有什麼事情,這也是縣委常委會定調的事情,但畢竟是由她分管,不能說沒有一點責任。

如果說當年瑪咖的價格沒有跌到底呢?

沒有如果,更沒有後悔藥,只有面對。

最新的訊息是:達拉風景區、地主莊園、斯登洞遠古神蹟將被新來的書記打包出售給王均的公司來經營。這是王均專門成立的一個古錦旅遊發展公司。

這是花花不可想象的,“打包計劃”是可以暫時解決縣財政目前的窘迫狀況,這是眼前的利益,相比遠景目標而言,不過是蠅頭小利,此舉,相當於將古錦老百姓的搖錢樹賣掉了。

這一幕是何等的熟悉,歷史要重演了,王均的手終於迫不及待地伸進來了,而且美其名曰是報效桑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