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森工記憶> 第四十八章 協調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八章 協調會 (1 / 2)

下了一個多星期雨,在吳洪林的印象中幾乎沒停,因為雨不停,水又很難排出去,門口的水淹了至少半米,每次都是下雨淹起來,水還沒走,雨又來了,江邊堤上都是沙包,每天新聞都是哪哪被淹了。

猝不及防的事情仍然發生了,河堤決口了。

吳洪林到鎮子裡去收廢品,親眼看到洪水往村子裡衝,看到路上的行人往前跑,然後拼命的爬上了高處。村裡的人被前來營救的人組織到安全地帶。火災搶一半,水災得眼看,(支援原創,本文在17K小說網連載,歡迎訂閱所有的人都沒辦法搶出家裡的東西,一個個拖家帶口,就像人口大遷徙,望著一望無際的水面、洶湧澎湃的水浪,讓人心生恐懼,誰也沒見過這種場面,簡直就是一場可怕末世的景象。

吳洪林遠遠地望見自家簡陋的小屋被洪水無情的吞噬了。妻子汪琳因為癱瘓在床行動不方便,根本來不及轉移到安全地帶。那一刻,吳洪林用頭撞擊著樹幹,心都碎了。

損失也是巨大的,洪水所過之處,昔日沃土良田,頓成汪洋澤國,橋樑屋宇瞬間化為烏有,受災的人們流離失所,痛不欲生……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特大洪水,痛定思痛,不能不深刻反思這次大洪水的深刻的原因。

除了天氣原因等客觀原因,洪水氾濫是長江流域亂砍濫伐造成的水土流失帶來的直接後果。長江流域所涉及的縣份,森林覆蓋率由解放初期的50%,變成了目前的20%,部分縣甚至不足5%,20%的國土面積發生水土流失,每年從桑吉河等上游河流衝下的土砂,使長江很多地方泥沙淤積,河床抬升嚴重,加上下游的圍湖造田、佔用洩洪道……

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已經危機四伏,隨時可以給人類帶來新的巨大災難。森工問題不可避免地被提上議事日程。

由各基層森工局和省廳調研組上報的調研報告很快得到了回應。省裡召開專門協調會,邀請了國家、省部分林業、財政、人事、環保專家學者。

古錦森工局劉局長代表基層森工單位發言——

森工企業的建設,為支援國家“大三線”建設,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繁榮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對林區的文化教育、醫療等社會公共事業的發展,都做出了歷史性重大貢獻。但是由於國有林區長期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天然林資源急劇下降,可採資源不足,導致森工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危機,大量富餘工人無業可就,工資收入水平低下。林區社會各種矛盾也集中爆發。林場職工長年累月工作在條件艱苦的高寒林區,有的長達數十年,有的甚至兩三輩人。他們工作環境艱苦、資訊閉塞、文化不高、收入微薄,別無他長。而今生活的一幕幕慘狀實在令人心酸:有的因長年工作在潮溼的高寒林區而落下了嚴重風溼、肺心病等職業病;已有兩名職工因生病無錢醫治,年齡不大就慘死家中;有的職工失業後不能適時就業,為生活所逼走上了搶劫的犯罪道路;有的職工無錢送子女上學而被迫讓子女輟學;有的雙身職工同時下崗經濟更為困難;更有甚者,因失業而導至了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嚴重後果。(支援原創,本文在17K小說網連載,歡迎訂閱

就說我吧,辦公經費拮据,辦公室的藤椅都是斷了一支腳的,自己用一根木棒綁著將就坐。局裡的小車早壞了,沒有辦法維修,我到成都開會都是坐班車,而出差費也是一年多沒有報銷了。昨天晚上沒有住賓館,在林業廳的辦公室沙發上將就了一晚上,更別說離退休職工的工資發放和醫療問題了。我們每天焦心的就是吃飯問題,處理一些企業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我無意也不敢去批評現有的政策,可的的確確是過河拆橋啊,森工企業從光榮到衰落,現在成了討口子企業,成了國家的包袱,甚至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 。

梁廳長打斷劉局長的話:你不要激動,注意用詞。我們開會,就是要研究解決的辦法,一切都需要一個過程嘛。請國家林業資源保護專家李力教授給我們講講最新的森工企業改革和發展趨勢以及政策動向。

李力教授長期進行森工企業研究,他的發言有一定權威性,他心情頗為沉重地說——

近年來,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黃河已經逐漸衰老和疲憊,它們對子孫們恩重如山,但子孫們卻用貪婪的掠奪和殘酷的蹂躪回報它,亂砍濫伐、毀林開荒、肆意浪費、嚴重汙染。在紅旗滿山、口號震天中,長江也正在步黃河的後塵,流域許多地方竟成為不毛之地,國內學術界曾展開了關於“長江會不會變成第二條黃河”的討論,雖然有人至今仍嗤之以鼻地斥之為“杞人憂天”,但是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的惡化卻是不爭的事實。據長江中段一個水文站測定,每立方米的含沙量竟達到1.65公斤,透過葛洲壩的年輸沙量最高達7億噸以上,有人甚至憂心忡忡地預言,長此以往,四五十年後全流域2億多畝山區丘陵旱地將大部分無法耕種,在石頭和沙漠上怎樣養活十幾億人口?

隨著長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特別這次特大洪災,終於讓人們感覺到達摩克利斯之劍仍然高懸在自己頭上,逐漸認識到水的枯竭將帶來文明的枯竭,水的汙染將帶來生命的汙染,於是開始把對大江、大河包括對江河源頭青藏高原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上了議事日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