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武俠修真>江湖有你才有傳奇> 第一回、無事生端風波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回、無事生端風波起 (1 / 3)

說起江湖之事,雖紛紛擾擾,此起彼伏,不曾消歇。但恰逢太平盛世,近年來本無巨惡魔頭出沒,自然無駭人聽聞之大案發生,也就無大事可表;至於一些幫派或個人之間的是非恩怨,無非打打殺殺,你死我活,對此大家早已司空見慣,說來實在無味;至於少林武當及各大名門正派,瑕不掩瑜,行事光明磊落,就算是閒雜之事,也是婦孺皆知,無需多說;至於個別離奇詭怪之事,說來未免會讓人覺得過於荒誕,又無真憑實據為證,恐被誤以為是無中生有、或是散播謠言等,更不敢妄說。因此,竟一時理不出頭緒,不知從何處說起為恰,方可漸漸引人入勝!

然而,恰巧最近長安城外東邊的一個小鎮上,發生了一件小事。事雖小,但到底也算是件新鮮事,更重要的是,江湖上出現了新鮮的人物!所以,就從此處說起,且當個噱頭。

……

話說,長安城往東不到二十里路,有一小鎮名叫“東福鎮”,鎮上有一條東西走向長長的街道。雖說是小鎮的街道,但也是熱鬧非凡,一片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因為長安城東來東往的車馬大多會透過此鎮,在此處打尖或住店,可比城裡便宜得多,所以大多數商旅過客,若非急事,寧願先在此暫時駐足,也不急著往城裡趕。

此鎮街道中間最繁華地段,林立著一些商號、客店、酒樓、茶館、妓院和賭坊等,或豪華或雅緻,看起來不比城裡差多少。但其中有一家雖然不是最豪華的,但卻是最雄偉、最氣派,又最顯眼的,那是一家鏢局,一家叫“大興鏢局”的鏢局!

大興鏢局的門樓上有三層挑簷,大門高九尺九寸九分。門兩邊掛著一副木刻刷漆對聯,紅底黃字,寫道:“行萬里盡播江湖道義、論買賣皆守行市規矩”,橫批是:“鏢行天下”,聯雖俗,寓意淺顯,卻也算是貼切本行。橫批再往上,有個三尺寬六尺長個大牌匾,黑漆為底,上面刻寫著“大興鏢局”四個大字,雄渾飽滿有力,為金粉調漆書寫,金光閃閃,熠熠生輝。門前臺階下,左右放著兩尊千斤大石獅,連同底座有一人多高,造型威武,張牙舞爪,霸氣逼人!

門樓左側前有一大石盤,石盤上豎著一面大錦旗,旗杆高三丈有九,旗面上也繡著“大興鏢局”四個大字,遠遠可見。旗面以龍虎圖案為邊襯,迎風招展時,那龍虎便似活了,在不斷飛騰跳躍著!

大門兩邊各站著一名年輕的趟子手,身著武行勁裝,腳踩外八字,昂首挺胸,收腹夾股,雙手交叉疊在胸前。也許是站得太久了,看起來有些萎頓,但那種趾高氣揚的氣勢仍在,彷彿是從他們的骨子裡透露出來的,無需做作!

此時已黃昏,鏢局大院內,一些鏢師及趟子手吃過晚飯,便隨意圍在一起談天說地。

而大廳內,有一位五十多歲的老鏢頭,獨自一人坐在大靠背椅上,仰頭眯眼,似在休息也在思憶。他拿著一根短棍,在手裡輕輕地盤弄著。其棍體兩尺來長,通體漆黑圓潤,兩頭箍金,刻有祥雲花紋,中間鑲嵌一條盤旋的金龍,龍珠用紅寶石點綴,精美奢華。這根短棍似乎是他平時盤玩的把件,但對於江湖中人來說,這根短棍也可以是一件的獨門武器。

這位老鏢頭神態悠閒,但卻自然而然地散發著一股威嚴之氣。雖說大廳空曠,兩邊有不少座椅,但院中的眾人顯然寧願在院中站著蹲著,也不敢在大廳裡放肆,以免打擾這位老鏢頭的清閒。原來這位老鏢頭便是這家鏢局的主人,現江湖人稱“老金杆”,若是問起此人原本的姓名,倒是識者稀少,大多隻知道此人姓金。

老金杆少年遇明師指點,練得一身好武藝,其中最拿手的是刀法。據說他年輕時常揹負著一把大刀行走江湖,行俠仗義,鮮遇對手。到中年時,他娶妻生子,為了養家餬口,安頓家中老小,便投入鏢行當起了鏢師。五年後,他因護鏢有功,便當起了鏢頭。再過三年,他又自立門戶,開了這家大興鏢局,成了總鏢頭。

若論武功,傳說老金杆早年就已經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了,他最歷害的武功當是“三十六路天罡刀法”。此刀法威猛剛烈、迅捷凌厲,當年不知有多少劫匪大盜成為他的刀下鬼!

後來,老金杆覺得此刀法殺氣過重,每每出刀,便難免沾上血腥,重則致人殘廢,甚至奪人性命,未免有損上蒼好生之德。再說行鏢之人事事皆宜留有迴旋的餘地,若每每與人結下解不開的樑子,也大為不妥,路會越走越窄。況且,進入太平盛世後,真正窮兇極惡的劫匪大盜已漸漸絕跡,走鏢路上時常要應付的大多是一些當地的地痞流氓、車匪路霸等。這類人無非是佔著地頭熟悉,索要些好處而已,對付這類人用不著、也不適宜動刀動槍,只能恩威兼施。若是得罪這類人,下次再經過他們的地頭時,就難免會生出一些事端來,磕磕絆絆,讓你得不償失。因此,老金杆便有意另學一門必要時既能結合刀法使用,又能克敵制勝,且不傷和氣的武功。

再後來,在一次機緣中,他有幸向一位高人學了“短棍狙擊術”這門武功。於是他便棄刀不用,而是用手中的短棍替代,而大刀則常放在身側的鏢車上,以備不時之需。

短棍便於攜帶,隨便往腰間一插即可,不過棍體短小,跟大刀比,終究威力大減。然而久而久之,老金杆的短棍狙擊術熟則生巧,他乾脆把短棍狙擊術與自己點穴手法結合起來,形成了短棍打穴新武功,也算是研發了一門新武功,不僅使短棍狙擊術更加精妙,又可彌補短棍威力的不足。

又久而久之,老金杆手中的短棍打穴功已是爐火純青,手中的短棍制服過不少打鏢車主意的不法之徒,後來已鮮有人見識過他原先的刀法。於是,江湖上一些整天愛談天說地的無聊人,見他時常棍不離手,如同連在手上的一把杆子,便送了他一個無聊的名號:“鬼見愁老金杆”,簡稱“老金杆”。

“老金杆”這一名號算不上高雅,只是再久而久之,此名號越叫越響亮,江湖上的劫匪大盜一聽“老金杆”這名號,便不敢打他的鏢車的主意,只好望鏢興嘆,免得自討沒趣。因此,老金杆聽聞別人背後送他名號後,也樂意接受“老金杆”這個稱謂。畢竟,手中的短棍已成為他的武功、身份以及江湖地位的象徵,有時路上遇到糾葛,只需把手中的短棍一亮相,就可令對方知難而退,其中省去了許多麻煩。

老金杆當年不把自家鏢局開在長安城內,而開在此小鎮,可謂是獨具慧眼。因為此地離長安城不到二十里的路程,快馬一來回不過是一頓飯的功夫,更重要的是此地位於長安城與中原之間來往的咽喉要道,且此地就他這一家鏢局,無人與他競爭。因此,經過老金杆十多年的刻意經營,他的大興鏢局已可與長安城中的數一數二的大鏢局比肩。

此時,老金杆半眯著雙眼,往事一幕幕在腦子裡閃過,回想著當年自己豪情壯志,勇闖江湖,掙下了現在這份若大的家業及江湖美名,他的臉上不禁流露出少許得意之色,一手拿著短棍,在另一隻手心上輕輕地拍著。

但庭院中陣陣的大呼小叫,還是打斷了老金杆的思憶。院中的那群人正圍著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年郎在興高采烈的談論些什麼,那少年郎氣宇不凡,穿著華麗,正是老金杆視若心肝寶貝的獨子,街坊鄰居皆稱他為“金公子”。

老金杆望著自己的心肝寶貝,眼中充滿了無限憐愛之色,但他的愛子多少還是讓他有些懊惱!因為,雖然經他的盡力點拔,儘管他的愛子練武資質也不錯,但年少輕狂,平時又有點袴紈之氣,只仗著悟性好,不肯下狠功,當下只能勉強夠上江湖的二流高手;況且他的愛子平時受眾鏢師、趟子手等前呼後擁,遇事總有人維護周全,實際江湖經驗甚少,但他又不放心讓他的愛子獨自一人去江湖上闖一闖,長長見識,好知天外有天,每次出鏢都是帶在自己身邊。

但老金杆回頭一想:“少年誰不曾輕狂過?自己當年差不多也是這個年紀的時候,武功也一樣好不到哪裡去。況且以孩兒現在的武功,在年齡相仿的少年英傑中,據我所知,雖不能數一數二,但也已算是較拔尖的了。若再過些年頭,自己再狠點逼他用功些,將來也必能成為人中龍鳳!”

沒有了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