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萬年的時間,人類文明在幾個超高峰的階段,科技已經發展到了頂級。雖然人類文明現在已經遠離,但是大部分基礎科技都傳承下來。
除了部分恆星中心科技,對於現如今人類族群還有未知。
大部分星球上,科技都燒錄在骨子裡面了。
現如今的人類在進入太空前,所有科技都是現成的,而探索都只是再學習一遍。
“每個人都學習”,在生物能耗上是浪費。在心靈語言資訊傳遞極為發達,幾乎能記憶吸納的程度下,在大部分時候,人類超目之間獲取知識,是在他人學習的時候,透過交流來獲取!
在三十八歲的時候,衛鏗已經逐漸成為實體研究的主力。
衛鏗如同古人類時代孩子,透過摺紙書本介紹就能摺紙玩具一樣。
現在衛鏗遵從著傳承記憶中一個個資料的感覺,著手建立深海電站,將甲烷轉化為矽烷。完成能源的迴圈利用。
這是意場位麵人類文明在九十萬年前就成熟的技術。那時候人類剛剛根據星球差異重新建立人科。
現如今深海奈米工廠中精確的組裝工具,就是海棲人類圈養的物種。
現在生存的頭足類基因中,也燒錄著洄游屬性,到固定的工廠內接受尾部的機械裝載。它們在深海泥土中吞噬可燃冰,然後帶入深海工廠中,轉化為有機質。
就在衛鏗自娛自樂的學習過程中,維度系統中來了同僚通訊。
這一天衛鏗在個人系統空間中,唱著小曲:“小二郎,小二郎,揹著書包上學堂,不怕風雨~”
秦天放剛剛從另一個位面的帝皇座位上切換過來,聽到這樣的‘陽春白雪’,揉了揉腦門:“喂,你不是在放牛,換碟。”
衛鏗手指扣著深海的泥,回問道:“你總算上線了。”然後將碟片換成了“站一棵松,坐是一座鐘,亮起八卦連環掌……”
注:穿越者和穿越者是有延遲的。秦天放和衛鏗跨界通訊很困難的。
秦天放神情複雜道:“這是一百萬年後的人類,腦子和我們不一樣,你弄清楚他們的文化了嗎?”
衛鏗:“嗯,其實,我這個年齡還沒有成年。”
秦天放:“所以,這個任務,是不是有點不適合?”
衛鏗頓了頓:“但是,找不到其他人呢。”
沉默了數秒後秦天放:“在穿越中,你是強者,但是位面資料總結中你有些東西是疏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