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神州如今朝堂格局現狀,就繞不過“東南斥逆”這個四十年前的歷史事件。
在夏聯被迫接受神州外藩們的逼宮,讓冠氏復辟後,保皇派的大聯盟立刻產生了分裂。
神州太大了。
夏聯的誕生,宣告了歷史上第一個以文明道統發展和兆民生計為最高綱領、試圖將億兆炎黃統合起來的庶民集團登上歷史舞臺。
其誕生和興起是符合歷史潮流的,因為舊勢力解決不了相關問題。
夏聯最終退場也是因為自身經驗不足,復辟的舊勢力迴歸,同樣解決不了夏聯解散前所面臨的問題。
在過去,神州舊勢力在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可以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但是夏聯畢竟是來過的,復辟力量自然是沒法再像以前那樣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
在夏聯領導西北經濟體崛起之前,神州的經濟就長期不均衡了——南北不平衡。
主要經濟引擎在南方,北方則是政治力量的中心。
夏聯退場後,保皇派出資者主要是南方的,當復辟王朝想要像先前那樣繼續維持北方戰略,也就是蒙古高原以及鮮卑利亞地區的擴張戰略,江南集團就不同意了,當場裹挾著冠世源的堂弟試圖建立新黨派。
燕京和南都,存在兩個皇家的代表。這就是東南斥逆事件。。
冠世源不得不將西北和西南原夏聯的力量重新扶持起來,才勉強逼迫南邊的堂兄弟退位,之後卻不得不在外藩的調停下,承認東林力量在朝局平衡。但是這樣不穩定的平衡始終是神州一塊痼疾。
~
此後北黨和南黨就開始了朝堂上的瘋狂拆臺。
當燕北集團試圖在北極航線上多增加投資時,南方就一陣陰陽怪氣。認為對苦寒之地重複建設,不顧民生,必然虧損。但實際上,南方東林派系是試圖東出太平洋穩住大洋控制權。
燕北計程車林們就盯著預算,屢屢上書朝堂,要求委派欽差直接監管東南“壟斷寡頭”。
這個“壟斷寡頭”的理論是夏聯時代衛鏗提出的,在當代大為流行,成為了東林銀業們的代指。對於北方士林們來說,能打擊東林的彈藥,就是好彈藥。
所以在當今神州,在南北互斥發病期中,封疆大吏們遇到邊患,別指望朝堂能送來完美的助攻。在神州西境,作為一個成熟的節度使,要學會自己爭取把持火候。
~
10月3日西域都護府中,拿著崑崙方面推薦信的衛鑫老爺,在前沿軍事線上會議裡坐上了上首第三位座椅。
正處於左右互搏狀態,朝堂一時間沒有握緊,衛鏗就冒到浪潮的前沿。
等到一年後冠天子意識到“衛鑫”實質性地開始參與前沿軍事計劃的時候,發現神州“絲綢之路”黨人們已經將一切程式給搞定了。
其實這一切,一飲一啄,早有定數。
對於神都南北兩京八州來說,大食地區衝突是次要的:朝堂東林派系得著眼著南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安全,要求燕北黨將令止海谷(主世界的白令海峽)的艦隊調南邊去,所以雙方正在扯皮。
西域都護府看來,朝堂幾十年前莫名其妙防備,是次要的:西域得用人!“衛鑫”很有戰略目光,背後有崑崙和衛家的資源。
西域都護府在“衛鑫”這個事上的態度:是朝廷自己說不管的,我這邊用人也是你們朝廷大佬們放權的。別說我違背了你們要義。
~
線上會議後,就是要實地來解決問題。
衛鏗乘坐秦始皇號浮空艦(延北出品,三萬噸級別)抵達了波斯高原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