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後衝突是殘酷的。後方源源不斷供應武器彈藥,而前方則是不斷投入兵源消耗,形成了血肉模糊的絞肉機。
第一次歐聯大戰就是第一場工業時代戰火。一直是殺到兩方本土人口男丁銳減,以至於一代女人守寡。
主世界位面到了核武時代後,維持了一百多年大和平階段,史稱近古“大休戰期”。人類文明維持如此漫長的和平實屬不易。以至於該時期所有主流國家民眾甚至得了其他時代羨慕的“和平病”。(也就是對偶爾發生交火產生了戲謔。)
但是在神州時間線上,隨著反導系統的完善,世界上沒有和平時期。
從第一爐鋼鐵出爐,第一臺內燃機下線,神州在內的所有世界強權都有一整套動員人口進入火線的輿論手段。
並且伊甸亞合眾國那種,在前幾次全球大戰中撿便宜的模式,也都被其他強權效仿。——將自己置身於交火區域外,優先消耗外部人口!
~
2279年,西亞這場角力中。
全球各個邦國兵事學家看到這樣的場景:
當神州方面率先已經部署好了先進武器,穩穩地扼守了要衝的時候。。歐羅巴方面進一步擴大戰事規模,動員了更多的僱傭軍們,開始了排山倒海的進攻。
神州的太空武器羲和金光不顧暴露,緊急奔入戰場進行了灼燒。
每一架羲和金光在近地軌道解除隱身進行攻擊,在最終被歐聯聯軍的粒子炮摧毀前,平均對歐聯聯軍進行四次灼燒。
這種武器對裝甲單位的殺傷有限,但對只有動力骨骼的步兵來說,就如烤螞蟻。
交戰一週內,造成足有五六萬人的殺傷。這歐聯僱傭來的牲口們,被太陽光燒蝕,沒有血肉模糊,只是粘著外骨骼一起飛灰湮滅。
而在其他戰線上,一枚粒子炮轟飛幾十、幾百個人的情況也頻頻出現。但是歐聯方面仍然能夠集結步兵及車身低矮的智慧(無人)裝甲火力單位, 維持住戰線。
紅海地區的反衛星粒子炮, 也不分白天黑夜的,在長空將神州的天基武器燒成垃圾。
但神州的天基武器仍然是在不斷髮射,歐聯這一方是拿人命來換神州的高科技武備的消耗?
衛鏗對此很詫異:這簡直就是一戰英法協約對德二同盟的作風。德二儘管在戰場上打出了良好的交換,耐不住英法有廣袤的殖民地提供兵源。而這一次, 歐聯也要走這個模式嗎?
衛鏗調閱了相關非洲地區的資料, 想要推演英法地區這麼搞,會給世界帶來什麼影響。
~
衛鏗這麼一查, 就開始深入這個世界這個時代基礎科技了。
首先在人工合成糧食, 以及轉基因高產作物的催生下,非洲現在總人口是二十五億, 男性平均壽命是四十九歲。
看到這個資料, 衛老爺直接是嘴角抽動。這個資料意味著,對於非洲某些地方來說,“免疫缺陷綜合徵”就不算病,因為還沒等到犯病, 就徹底地死於其他原因了。當然, 這對於神州等國的民眾們來說, 黑面板就是現實中的不可接觸者了!(近古時代忽悠民眾放棄戒心, 是隻說攜帶者的道德上限, 不考慮道德下限。)
這樣的話, 整個非洲刨去婦孺, 以及殖民地必要設施維護的勞動力, 可以投入戰場八億青壯年!
好吧, 主世界近古時代,某鐵血網吹噓, 本國有最多後備兵源,但和這些生育能力拉滿的地區相比, 真的打不起人海戰術。
~
接下來,就是人工智慧進步, 此時在晶片體積和智慧的輔助能力上,已經不是上次大戰時可比。
但由於成本問題, 人工智慧想要達到人類的程度, 並且代替人類兵源從事危險複雜地區的軍事任務是不可能的。——這個只有在星際時代才可能達到。
歐聯如今透過人機融合,可以透過四個月的應急訓練,將非洲文盲青年拉到大部分輕步兵執行任務的水平上。
這就是的很多戰鬥崗位上可以大規模裁員,亦或是讓更低成本的‘員工’來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