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出籠記> 8.04章 今,人心走到何世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8.04章 今,人心走到何世代? (2 / 4)

每一波民思變化都有一個顯著的特徵,每一波都是一代對上一代‘狹隘’思想的鄙夷, 並且面對更下一代的民思時, 也都頑固認為其“讀書少, 年輕”。

例如新秩序重建, 1.9K五十年代的民思,主要是‘依國為命’。

剛從戰火摧殘,滿目瘡痍時期走出來,那一代人宛如看到救命稻草一樣, 看到一個可以從過去欺壓中站起來的機會。對外界強權,團結在光腳不怕穿鞋的棍氣。——什麼‘友邦最高’之類的說法,都在這一代爆裂的民思下掃蕩回去。

六十到七十時期,“寄希為國”。

戰爭已經遠離了一代人,人們無需面對幾十年前黑暗絕望看不到亮光的絕境。雖然有自然災害等疼痛,但這個時期的基礎科技也有了十足的發展,核武、衛星相繼在掌。大家相信國會變好,未來也一定會更有希望。但是在樂觀中,對官僚主義滋生缺乏警惕,同時忽略外部世界科技的重大變化即將帶來的新衝擊。

而下一個世代, 卻是“與國相沖”。

由於戰爭遠離了四十年,先發國家透過消化上次大戰中的軍事科技, 推動科技創新鏈條將前沿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進而在經濟上結出了巨大的果實。在經濟優勢下,先發國家的宣傳開始發力!這一代年輕人, 陡然看到外界資訊化發展的新生活後,心態魔怔了,對上一代所謂“先進道路”產生質疑。故這時期的民思, 認為個人的不成功,是國家束縛的太多。這一代人不經調查,就將大量從外部道聽途說的概念當成建議說出來,認為自己是敢說真話的少數人。開始鄙夷上一代蠢,斥責下一代‘天真粉紅’。

緊跟著2K時代到來了,這一代民思是“與國同榮”。這和“與國為希”有點像,但是有本質上的不同。

與上一代執著於“批判”不同,這一代年輕人是東亞近古時代最強一波嬰兒潮,也是最極端嬰兒潮。在激烈的教育競爭中成長,被安排到各行各業親身體會追趕的困難,也見證了“外部世界強權干涉”時“批判的武器不如武器的批判”。得出了“再苦再難,也要追,為了不捱打,幾代的犧牲是值得的”的真理。

相對幾十年前“站起來”,這一代是真正將中華推向了“復興”的重要一代。

然而這一代人在最青少年的階段還是有所疏忽。一味地的向前走,忽略“阻力”在滋生。

民營這頭巨獸固然能夠拉起“經濟、科技”兩駕馬車,但是“吃人”本性不可被消除。等到從網路消費和虛擬經濟的繁榮中回過神來,已經遲了。

所以和下一代民思又起了衝突。

2K紀元,二三十年代的民思特徵是‘國我殊途?’

這個帶著問號的詞,同“與國相沖”貌似有些相像,卻仍然是不同。

與國相沖,是試圖找到國的不是來否定。因為心中有嫌!

國我殊途,這是在大量矛盾中,想確定到底是哪方的不是?

這一代年輕人不得不承認,自己這邊的商私支援的一流企業,和外部在產業競爭時有巨大作用。但是,卻發現,自己是這其中的犧牲品。——“難道自己的發展和生活,與大格局競爭,是魚翅與熊掌不可兼得嗎?”

這是一個迷茫的時代。

2K五十年代末期,“國我同運”。

此時世界局勢動盪,與此同時,大國的經濟資料統計越來越精確。市場這種經濟活動等價物的作用,有了被取而代之的可能。

幾十年前,金融家們所強調的:“自己的錢,自己想怎麼投資就怎麼投資。”已經隨著時代演變,被證明是偽論。——民心允你,你方能運財,民心不允,一邊涼快去。

全球所有經濟實體都封鎖了資本信譽流出,也就是先發國家不再遵循市場規律向外轉讓科技,而東方本土政策調整,事關產業鏈安全的資產也不再允許由外部收購。

這時候誰特麼敢到國際投資,就會被不要臉的“虛擬數字化經濟”給收割。

處於全球化下層的原材料出口國,都要抱著大國的大腿確保自己不被顛覆。所有貿易變成了各大陣營主導的直接結算。在東亞逃不了的資本,面對國內社會意志只能被拔掉爪牙。

世界都聞到了戰火欲來的氣味!——雖然新型能源已經發展,但是一個個反應堆開始重啟,武器級裂變材料製備開始加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