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衛鏗拆散了自己的宗族,推進治世的公平。
但是個人留下的聲望實在太過龐大,隨著天子復辟後,統治階層為了確保世閥的合法性推崇賢品制(九品中正),各個原本和蛛網作伴的牌位再度被翻了出來。
夏聯之後的神州,衛氏各個系,儘管已經沒有產業,但是家教也是一種無形的傳承,當衛氏某系的一個人隨後跌宕起伏的大時代中透過耐心做事,到了一定地位後,被動繼承了衛鏗留下的政治遺產,重建了家族。
這看起來好似是普法戰爭前的拿三上位,但實際上是被動分封。
……
對於這樣的事情,衛鏗沒有什麼“不肖子孫”之類的評價。
這是時代的因素。就如處於一個集體腐化的官僚結構一樣,你不拿銀子就是得死!衛氏作為過去的名門望族,還是給王朝製造麻煩的那個,如果在帝國復辟時不接受分封,那就等著成為被立威的物件!
東方的帝王制在近代化改革中本就是尾大不掉,再加之大航海時代取得的成就太大,更是給這些‘傳統’加上了神聖buff。
衛鏗:自己這個穿越者在上一次改革中,都無法根除。。只能在自己一代內進行對抗,儘可能地將天子神性拉下凡間。後來人又哪有我這樣造次的膽量呢。
按照歷史螺旋性,進了一大步,總要倒退一小步。
至於上次穿越,為什麼沒做的更好?條件不允許。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規劃兩三代人需要實現的目標,給五代後留下扭轉的空間。
上次衛鏗眼光太超前了,推進到了最後, 找不到“中下層的承接”了。而作為個人, 固然能更進一步,但會創造新的威權!
衛家能夠重建, 就是當時的威望造就的。如果當時衛鏗留的威望更高,復辟的可能就不是冠家了,而是衛家某個小娃娃來當這個末代王朝。
現在,相對上一次, 歷史已經過了兩三代人了。
依靠著餘威而強行復闢的天子制, 正逐漸消耗著僅存的權威。
神州百姓們現如今還是遵從天子制度,是因為還沒有找到替代,不知曉“諸夏無君,如何勝過夷狄一神教”, 勉勉強強預設天子還能代表神州法統。
~
“鬥爭”是讓不得, 但是變革前的調查工作慌不得。
在南極仙鶴站,衛鏗咔嚓咔嚓嚼著薯片的樣子,在神州位面那些大人物眼中,一點都看不出當年激進推動變革的雄才偉略。
衛老爺優哉遊哉, 讓看守者都覺得,跑到南極對其進行如此嚴肅的監視,是不是小題大做。
而在這背後,
衛鏗感慨道:在不瞭解這個世界民生、民心, 以及基本的國際情況下。就妄談“鹹與維新”的謬徒,往往不是真的求新,而是打著求新旗號弄潮求權。
衛老爺現在已經開啟了主世界近古時期資料, 做了一個“民思”變化列表。
~
社會變革, 哪有那麼容易!每一場變革的背後都需要一代人形成的共識來推進。
主世界自第二次大戰結束後, 東方社會變革民思是全世界變化的最快的。但即使是從49年後開始算,‘報曉雄雞’也至少經歷了七八波才勉強完成了初級社會大同主導的工業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