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鏗在三隻機械獸的護送下,沿著淮河水系一路西進,在沿途過程中穿過了蚌、信陽等舊時代的皖北諸城,穿插至大別山北部。
終於,在進入豫南時,準確的來說是進入原來霍邱所在大別山北段,人煙就稀少了。
以建鄴為中心的城邦群輻射影響力在此為止。
有人維護的石子道路以進入皖北山區的一個關卡為終點。
在這個終點之外的道路,都是一些訓練師帶著機械獸踩出來的痕跡。這些走出來的羊腸小徑隨時會被植物給淹沒,所以沿途中會放一些醒目的標記。
野外標記,也是一門學問。
例如在岔道上:圓形的石頭,意味擺放者完成了一次往返,
而平頂的石頭意味著前方的基因群落活動時期是白天,
石頭尖朝上,意味著前方基因群落是夜行性。
至於頂端有凹陷坑的石頭,那意味著高度危險。——凹陷砸的越深,意味著危險資訊越明顯。
至於具體的一些資訊顯示還會有一些複雜的情況為例,如留下不同顏色的石頭粉末,同樣意味著前方基因群落的等級。
這樣的知識,有著一套複雜的體系。其實在原來的吉安城所在的粵地,也是有所應用的。
只是現在,統伐區沒人用了。——統伐區的草,都是人皇的臣草。統伐區的樹,是人皇的棟材,
~
衛鏗這一次出行除了攜帶帳篷,水源過濾等器械,整體的乾糧攜帶量是五天的量。
不過根據資料來算,目標區域存在可以採集的高能量食物,真實情況可以支援十天。
以個體力量進入生態區,記得上一次還是不知深淺的自己多個個體在粵地北方探索,結果後來被多個節點生物突襲,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衛鏗標準下的重大)。
至於現在,戰鬥機械貓,抬起了巨大斧鉞利爪拍擊,前方的樹葉枝幹砍掉,綠色的樹葉和樹葉掉落了一地。原本沒有路的地方被開出了一條路,來不及逃走的樹棲昆蟲,在掉落的樹葉中翻滾這。
衛鏗握緊了手裡的大口徑槍械,至於腰間的速射槍械也隨時準備啟動。同時指揮自己的那頭迅捷機械貓咪在周邊偵查。
十分鐘後,
衛鏗搭建好了帳篷,擼了擼返回來的巨貓的貓頭。
衛鏗有點體會到,這個時代機械獸的文化了。在這陌生的山林中,四面都是不可知,這時候只有絕對服從自己命令的戰獸,那麼人類情感也的確會將機械獸看成相依為命的夥伴。
只是,冒險目標是為了自己,在冒險過程中產生的情感需求,沒什麼值得世人理解的。
衛鏗:“我的冒險目標不是為了自己。所以~”衛鏗拍了拍貓頭對它寬慰道:“這次行動是為了人類文明體系。所以作為參與者之一的你會得到人道主義的對待,你的血脈也會得到繁育優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