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曾經葉家嫡系的嫡長子,葉書羊被家族寄予了厚望,他也確實按照家族的培養在成長。
少年時候的葉書羊便博學而儒雅,他於十三歲中舉,十四歲考中進士並被皇帝欽點為狀元。
於十五歲便入朝為官,並不是小小的縣令,而是直接進入了廟堂之上,擔任了正五品的通政司參議。
十五歲的正五品大員,這在景國的歷史上也僅此一例。
若是不出現後面的意外,整個景國的人都認為葉書羊遲早有一天會登上相位。
可在他十七歲的那一年,皇帝派他出巡景國安南六州去視察民情,他卻愛上了一個牧羊的姑娘!
一個有著大好前程的,出於世家門閥的、被舉國看好的少年,與那個相貌普通出生尋常的牧羊姑娘發生了一場震驚景國的愛戀!
而那時候,景國皇帝甚至已經言明要將十五歲的香香公主下嫁給他!
香香公主便是景蓁蓁的姑姑,她早已死去,逝年三十三。
葉書羊巡查歸國之後,皇帝下旨賜婚,他抗旨不尊,被罷免了官職。
他說他有了心愛的人,他說他這一輩子非她不娶,於是,他被家族逐出了家門。
他的身上沒有一文錢,但他卻再次從平陽城出發,一路靠友人接濟歷時半年又去了安南六州的那處廣闊的草原。
他在那草原上住了下來,他和那個牧羊的女子一起牧羊,這一呆,就是十七年。
直到他的父親重病,他收到了訊息,帶著他的妻兒再回平陽探望,他的家族才在他的父親的遺言中收留了他們。
但他並沒有住在曾經的那個家裡,而是帶著他的妻兒住在了平陽城的那個名叫榆林巷的偏僻的小巷子裡。
這一住,便到了現在。
而那一年,也是香香公主相思成疾撒手人寰的一年。
聽說香香公主在彌留之際也見過葉書羊一面。
沒有人知道他們說了些什麼,但聽說香香公主走的時候其實很安然。
此後,葉書羊留在了平陽城,人們都以為他荒廢了十八年的時間,卻未曾料到他的學識比以往更加淵博。
他在平陽城的淺墨書院當了一名教習,四年時間,他教出了十二個進士,其中更是誕生了三個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