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嚴公公走了進來。
二人彼此對視了一眼,嚴公公來了,這自然意味著宮裡的那位攝政王怕是有事交代。
二人連忙起身行了一禮,嚴公公還禮,說道:“攝政王有請姜大人入宮。”
……
……
御書房,許小閒看了看坐在面前有些拘謹的姜之涯,笑道:“在涼浥縣的時候就聽羅三變說起過你。”
“他說你在大辰十六年會試中,四藝甲上一藝甲中位居榜首,殿試再中狀元……我看過了你在殿試上的那篇策論,做得不錯,所以想問問你。”
姜之涯一怔,大辰十六年殿試皇上出的題目是《論大辰五弊》。作為右相姜上游的三公子,他當然很清楚大辰有哪五弊,甚至知道大辰不僅僅只有五弊。
所以他洋洋灑灑寫了出來,當然也給出了對這五弊的自己的看法。
這篇策論深得皇上喜歡,故而點了他為那一年的狀元。
他沒有料到許小閒居然會翻閱了這些卷宗,如此說來,這位和自己年紀相仿的少年是真要開始料理大辰國事了。
這當然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姜之涯連忙拱了拱手,“請攝政王問!”
“你在《大辰五弊》的人禍這一點上提了一個新的看法,言一國之興當有蓬勃朝氣,說大辰朝堂暮靄沉沉,當更多的啟用有思想的少年為官。”
“你在選才之弊這一點說舉薦之途必然產生結黨營私,當廣開科舉取天下之仕。”
“這些想法都很不錯,我要問你的是……何以為官?”
何以為官?
憑什麼來當官?
姜之涯一怔,片刻,極為認真的答道:“下官以為,當以德、才、信、智而為官!”
“為官者,首重其德,無論官職大小,皆應該有高尚的品德,如此方不會為外物所侵,方能自正本心,才能夠一心為民!”
“其次為才,胸有經世之才,方可有治裡一地之良策,能臨危而不懼、面對諸事而不慌。”
“再次為信,為官者,當在百姓心中有其威信、也有其誠信。勿以權力而立威,當以誠待民震懾宵小而自威。言行一致,視眾人平等而待之,方能政令通達百姓擁護。”
“最後為智,不同的縣郡有著不一樣的情況,江南富而北境貧,歙州多山而濱州多水,各地不一差距巨大。江南為官,當大力發展商業和手工業,北境之貧,當大力發展農業招攬行商以保百姓之溫飽,而歙州濱州之地則要因地制宜,靠山如何吃山,靠水如何吃水。”
“有智者,方能發現治下之長,而取其長,避其短,無荒唐之政令,無煩民之舉措,方能長治而久安!”
許小閒眼睛一亮,咧嘴笑了起來。
“晚上,去你家裡喝一杯!”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