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付了一筆鑑定費之後,嶽恆被接待人員帶到了裡面的一間大鑒定室當中。
房間裡擺著多張鑑定臺。
除了嶽恆之外,還有另外四五個人也在鑑定古董。
負責為嶽恆鑑定的,是一名氣質儒雅的中年男子。
陶承宣,全國收藏家協會理事、省古瓷研究會副會長、省博物館特聘研究員…
專注古董瓷器和字畫鑑定二十年!
以上是拍賣行宣傳冊上,關於這位鑑定專家的身份介紹。
而嶽恆的年輕讓陶承宣有些驚訝。
他露出禮貌的笑容:“你好,請問你想要鑑定什麼寶貝?”
嶽恆開啟隨身帶來的盒子,將永樂玉壺春瓶擺在鋪著絨布的鑑定臺上。
見到這隻玉壺春瓶,陶承宣的目光頓時一凝。
他下意識地推了推架在鼻樑上的金絲眼鏡。
這位鑑定專家小心翼翼地拿起瓷瓶,翻轉一圈仔細觀察。
又開啟手電裡外照看。
他的神色變幻不定,時而皺眉時而舒展,最後看似惋惜地搖了搖頭。
將瓷瓶放好,陶承宣對嶽恆說道:“你這件寶貝的名字,叫做明永樂青花纏枝蓮紋玉壺春瓶,你知道目前存世的同款青花瓶有幾隻嗎?”
嶽恆搖搖頭。
“兩隻。”
鑑定專家豎起了兩根指頭:“一隻存放在皇宮博物院,另外一隻在17年港島佳士得秋拍上,被大收藏家喻元白先生所拍得,目前至少值一千五百萬!”
嶽恆沒有說話。
他預感到對方要說“但是”了。
“但是…”
陶承宣深吸了一口長氣:“你這隻玉壺春瓶屬於民國高仿,雖然仿造的技術很出色,但仿品就是仿品,跟真品是沒辦法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