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家上下看著她,往往心中竊喜,為自家生出如此天驕驕傲不已。竊喜完後,又暗暗神傷,因如此嬌女,著實不好說親,因看誰都瞧不上。
等到十四五歲,更是出落的美麗逼人,偏偏她又氣質幹練,像一團熱烈的火焰,又像高懸天上的驕陽。
當時還只是皇子的今上對她一見傾心,立刻想要求娶。
他求了太後求皇後,甚至還鼓起勇氣求到了先帝的面前。
然而,不等淩大人出面,就直接被淩嫚熙自己給拒了。
沒錯,淩嫚熙直接告訴他,自己不喜歡他這種型別,更不會嫁給任何皇室子弟為妻。
還是皇子的今上痛哭流涕,依舊不捨放棄,只能把希望全部寄託在了賜婚上。
然而先皇見了淩嫚熙一面之後,再看看自己的兒子,也是無奈嘆氣。
就連他這個當父親的,都沒法昧著良心說自家兒子與她匹配。
但又捨不得這麼個好兒媳,便問宰相可不可以商量。
宰相把女兒叫來,讓她自己和皇帝說。那位少女引經據典舌燦蓮花,從天說到地,從地說到四書五經,從四書五經說到經書神仙。說到皇帝都開始腦子發昏接不上話,終於才讓他打消了這心思,讓兒子死心。
先帝打消賜婚的想法,除了淩嫚熙能言善辯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看到了她拒絕這麼一門婚事的決心。
別看她對著皇帝侃侃而談,但隨便想一想,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寧願頂著天大的壓力,也要和皇帝表明心意,拒絕這門親事,就知道她對自己的兒子是多麼的不喜歡。
這門親事至此作罷,再無人提起。
今上無可奈何,只能獨自傷心,卻也做不了什麼。
後來皇帝見他實在頹喪,便為其指定了另一名世家女為妻。
那也是一位美貌嫻雅,陽光燦爛的女孩兒。可惜她的存在,並不得丈夫歡心。皇帝既沒能迎娶心上人,便退而求其次,把淩家一個旁系女孩兒抬進門做了側室。便是先端懿皇後。
再說到淩家。
拒絕了今上的求婚之後,淩嫚熙為了避嫌,次年就跟隨伯父遠去西北。
在那黃沙大漠孤城裡,淩家幼女度過了最為自由散漫的十年。
眼看她已經二十有四,在這個絕大多數少女都已兒女成雙的年紀,她居然尚未定親。
家中焦急不已,想盡辦法,終於把她叫回來說親。
此時才知道,在西北十年中,淩嫚熙早已心有所屬,她看上了霍營肅之子,那位聲名遠播的江南大才子。
只是霍家南遷而來,祖上素有威名,如今卻沒了什麼根基。
她因為先有皇子求婚的過往,擔心連累心上人仕途,便不曾表露心事。
但淩家看來,此事已過去十年,且有先帝口諭,皇子雖已是太子,又有賢妻寵妾,總不至於計較舊事。
便主動向霍家提親,定下了這門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