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章 (2 / 7)

這筍,便是當今福王。

別看福王如今身體殘疾,遠在封地,早早被排擠出了朝堂,但在那時,他是皇帝的掌中珠,心中寶。

因為先帝從他身上,看到了少年勇武的氣性,更是對其志氣眼光十分滿意。

先帝大喜,一問才知,此子正是剛出生時,就被自己賜予福王封號的那個皇孫。

如此巧合,讓他認為是天意,於是並未為其更換封號,卻把福王帶在身邊親自教養。

可以說,今上能被太子順利登基,福王的存在,佔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先帝看重福王,想透過立子而立孫。

在那些年,幾乎所有人都為,今上登基,福王必定為太子。

畢竟那時,不論是先帝還是今上,都對福王極盡看重。

然而事與願違,等到先帝駕崩,新皇登基,福王的待遇便一點一點地落了下來。

早先皇帝因為他受先皇喜愛,能為自己這個父親掙得好處,皇帝對他當然是喜歡的。

可等先皇駕崩,新帝再無桎梏。福王的存在,便成了一根刺。

論誰想起來,說自己的皇位是靠兒子才能得來,多麼讓人難以接受?

更何況這還是個事實。

於是福王備受冷落,遭受打壓,幾乎短短幾年,就從鐵板釘釘的準太子,變成了無足輕重的閑雜人等。

但這和肅王之母孝憲皇後有什麼關系呢?

有的,從皇帝的所作所為可見,他不僅是個多疑自卑,還是個非常容易翻臉不認人的人。

對親子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對其他人?

但先孝憲皇後,卻是少有的例外。

先孝憲皇後姓淩,是前宰相淩忌的幼女。

淩家世代為官,從前朝開始,便出將入相,人丁興旺,人才輩出。

因家中子女眾多,於是淩家自己幹脆辦了書院,專門教導家中子弟。

但既然是自家書院,那就沒有必要分男分女了吧。

因此淩家女兒,基本上是和兄弟們學著一樣的東西。

什麼史書策論兵法棍棒,端看喜歡不喜歡而已。

先孝憲皇後淩嫚熙便是這樣長大的。

她是幼女,本就受寵,加之天分過人,更得長輩看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