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他的老婆孩子,嘿!秦家養孩子也不是一兩年了,這就是他們秦家的種,媳婦和孩子留在秦家頂門立戶,你們謝家人自己鬧去吧。
這事乍一聽起來有些莫荒唐,但謝老將軍仔細一想,還真的可行。
你們不是嫌我大兒不是外姓人麼?那好,改回來不就是了?
恩師那裡,兒子已經生了三兒兩女,秦家的香火已經解決了,讓一切回歸正軌,也不是不行。
如此這般,秦柊在秦家當了二十多年兒子之後,又回到了謝家。
而舒氏膈應多年,千方百計攛掇兒媳婦找事,就是想讓秦柊再也沒臉上謝家門,卻沒有想到最後搭進去一條人命,不僅沒有讓秦柊遠離謝家,反而讓他回到了謝家,恢複了謝家嫡長子的身份。
老舒氏差點兒沒被氣死,最終卻什麼也做不到,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秦柊改了姓氏,排在自己的兒子面前,成了謝柊。
回到謝家之後的謝柊,到底沒能和前妻複婚。那位腦子清醒得很,她知道自己即便和丈夫感情好,但到底出過小舒氏的事,她謝柊是謝家人,回謝家也就罷了,她一個上門媳婦,當年嫁的是秦家子,往後當不了秦家婦,給秦家當女兒也不是不行。畢竟要是真去了謝家,誰知道後面又要鬧成個什麼樣,何況她的幾個孩子可都是秦家人。
謝柊等了五六年,見她心意已決,到底沒有再堅持。
又過了幾年,在謝老將軍的安排下又娶了妻生了子,成了完完全全的謝家人。
但和後面那些個兄弟,關系就完全沒法提。
謝老將軍也知道這麼下去不是辦法,於是在他還活著的時候就主持分了家。
雖然分了家,但他們之前的怨恨卻不可能消除。又都是一家人,不論是祭祖或者官場仕途,總是免不了見面。
因著早年的積怨,兩房處處別矛頭,這仇,也就越結越深了。
“到了現在,他們彼此之間記恨的,早就不是當年小舒氏死的事情了,但這仇怨,顯然一時半會兒還化解不了。”
說句不好聽的,先皇後當年千方百計給王爺挑謝家這門親事,還真不能說她沒花心思。
但誰能想到呢?
千方百計的謀算,就是為了自己的兒子能登上那個位置。可最後,太子還是年紀輕輕就早死。
可見命裡有的終須有,命裡沒有的,強求也不過是一場空歡喜。
“可是嬤嬤,那個小舒氏她是不是傻呀?她捱了打不高興,她打回來呀,幹嘛要自己去死?”聽完了嬤嬤的話,顧明宸很不解。
“謝老將軍是長輩,她一個兒媳婦,怎麼敢打回去?真要是那樣,丟得可就是舒家的臉,舒家其他的女兒,可就別想有好日子過了。”
“可她死了,難道她家的女兒們就有好日子過了?而且我覺得這樣很沒有道理,你都要死了,還管別人有沒有好日子過幹嘛?”
“姑娘您說的有道理,人都要被逼死了,還顧那麼多作什麼?但世人愚魯,並不會想你是不是被逼無奈,只會一味地指責女子。”嬤嬤嘆一口氣,說道:“就比如你和六姑娘,您們是姊妹,在外做了什麼,別人不會說是你做了什麼,而是說肅王府的女孩兒做了什麼。而這肅王府的女兒,自然也包括了其他幾位小姐的。是以為了家中姐妹,所有人都要以大局為重,不能憑著自己心情肆意妄為。”
妄為?
小舒氏妄為了什麼?
她想來想去,也就覺得她不過是嘴巴臭腦子蠢,聽了別人的攛掇就去得罪人,但不論如何,也罪不至死呀。
這一點小毛病,教訓一頓就是了。而她的所作所為雖然錯,但是和平輩吵架頂多算多事,卻稱不上妄為的。為什麼嬤嬤要用妄為這兩個字來評價一個什麼都沒做的人,和一件根本不曾發生的事?
妄為這個字的標準這麼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