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生考試學習內容主要是帖經,背書是關鍵。
“那你把人叫過來,我考考再說!”李豐腦中飛快把鎮上幾個學堂的情況捋了一下。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索性自己先看看孩子怎樣。
要是這孩子不錯,引薦去好夫子那裡,也能跟江家拉些交情。
若真有出息,自己又多一處人脈。
江團大喜。
於是,關門苦讀的江景文被叫到李豐跟前,從三字經開始,李豐讓他一句一句背誦過去。
背完“三字經”,“弟子規”這些初淺的知識,就是四書裡面也問過幾句。
聽到最後,李豐臉上露出笑意:“江小哥只上過幾個月學,能掌握這些還是不錯,只是你想明年二月去參加縣試,就這些肯定是不夠的,還需要追讀四書才行。”
江團在一旁狂點頭,江景文現在跟著大伯學習。
雖然大伯說學得好,那也只是跟村裡孩子相比,當不得真。
以後參加科考,同一個考場,同一份試卷,沒有村裡孩子、縣裡孩子的區別。
雖然不是天下學子都同科考試,至少在一地一府是要競爭的。
自己再是努力,缺了名師指點,當一個井底之蛙、沾沾自喜,也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江景文也知道自己的情況,明明大伯說的每一句自己都記住了,可小妹有時候問一句,自己依然搭不上來。
小妹說,這就是不懂。
來家裡的傅姐夫直接說他還差得遠,再過四五年再說。
至於考過童生試的尹陶就說得很委婉。
意思也差不多,只讓他專心學習,有機會就去試考一次。
最好在考前找那種專門指點應考的夫子再學習一段時間。
尤其是眼前這個只是生意人的店鋪老闆問的問題,也都是刁鑽無比,讓江景文額角沁汗。
他抿緊嘴唇,站起身對李豐行了一禮:“還希望李先生能指點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