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璃怒聲道:“那個叫狄仁傑的年輕人,竟然在長安城裡,大四說咱們百官阿諛奉承,簡直是荒唐!”
陳叔達淡然道:“是啊, 咱們這是阿諛奉承嗎?”
“讓陛下高興,就是阿諛奉承了?”封德彝冷笑說道:“要麼怎麼說他是年輕人呢,他根本不知道我大唐朝堂現在是什麼樣子。”
其他三人深以為然點了點頭。
現在的朝堂,跟太上皇在位的時候,截然不同。
李淵還沒有禪讓之時,坐在皇位上需要他們鼎力相助。
文武百官誰都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來重造這個百廢待興的大唐。
可是現在不一樣。
自從小皇帝坐上皇位後,整個情況就變了。
他們還想像以前一樣打起十二分精神,來做好每一件重物,來想著如何給大唐開源節流。
但是,他們轉頭髮現。
開源節流的事,根本不用他們,小皇帝一個人就能做得很好。
而且不僅僅是賺錢之事。
無論是蝗災糧災,甚至是突厥來襲,兵臨城下,又或者是發生的大疫。
他們束手無策時。
小皇帝卻是舉手投足之間,輕易的化解了每一個問題。
平蝗災,消糧災。
收突厥,滅大疫。
幾乎是在轉瞬之間,便解決了所有問題。
文武百官事後才發覺,整個朝堂有沒有他們都一個樣。
只要有小皇帝在。
什麼問題都能輕而易舉得到解決。
雖然發覺這個事實很讓他們心裡憋屈,但事實就是事實,不可能因為他們不去想就能改變。
所以文武百官換了個心思。
既然小皇帝在臺前把所有事都做好了。
那他們就做好另外的分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