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賊已除,天下太平,萬民求安,故年號應取太平繁盛之意……”
“可笑,如今天下雖平,然怪物仍舊肆虐,百姓仍舊苦不堪言,皇上登基正是勵精圖治之時,豈能如你們所說安享太平?”
“愚不可及,我等之意豈為享太平?乃是稱頌皇上開萬世太平!”
“如何開萬世太平?就靠你們的嘴皮子?”
乾安門外,兩幫官員爭執不休,又引來了更多官員圍觀,現場竟有百多人聚集。
越來越多的人下場辯論,現場變得越發喧鬧嘈雜,彷彿重現了太安帝執政時的情形。
“皇上駕到……”
聽到乾安門內的高呼聲,現場眾人頓時安靜下來,一個個盡皆跪拜於地。
“十一月初五,禮部擬年號進呈御覽,有司官員不從禮部議,乃爭於乾安門外,聞之者眾,且愈烈……”
“未幾,帝臨乾安門……”
記完最後一句,李玉堂緊跟著跪伏於地,迎接著皇帝的到來。
幾息之後,在一幫內侍隨行下,趙延洵出現在乾安門御階上。
“臣等叩見皇上!”
目光掃向眾人,趙延洵面帶微笑,說道:“冬天到了,天氣轉寒,擠在一起暖和是不是?”
“要是報團取暖,勁兒往一處使,一心一意想著朝政民生,朕也就可以安心了!”
眾人聽到這裡, 就知道趙延洵話鋒要轉, 於是一個個越發恭謹起來。
“接過呢……隔著老遠,就聽到你們爭吵不休!”
說到此處,趙延洵語氣越發嚴厲道:“若是朕晚些時間到,你們怕不是要把乾安宮給拆了!”
趙延洵大聲斥責, 而不遠處的李玉堂, 則拿起筆詳加記錄。
“斥群臣跋扈,諸臣畏皇威, 皆顫慄惶恐, 皆告罪!”
把這些官員訓了一頓,趙延洵臉色才好轉了些。
他不是之前的幾位皇帝, 馬上天子無須給官員面子, 否則只會給這些人發出錯誤訊號,引得他們得寸進尺。
見眾人告罪,趙延洵接著說道:“爾等所議年號,朕已有決斷……乃取有司所議之‘光武’, 此事不必再行爭論!”
趙延洵不納禮部之議, 直接選了光武這個年號, 從程式上來說是不對的。
即便如此, 禮部的官員並不敢多加置喙, 唯有隴右出來的官員們, 高呼“皇上聖明”這句話。
待眾人安靜下來, 趙延洵接著說道:“這件事就定下了, 若沒有別的事……你們就各自回去辦差吧!”
“臣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