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您不為自己想想,也該為家裡人想想吧!”
“您若自行了斷,豈不衝了殿下的顏面,到時候……只怕害得族人性命!”
眼下的場景很奇怪,兵諫的眾人勸盧立清活著,二者說是對立貌似又不成立。
這些人之所以如此勸解,除了對盧立清有敬佩,更是擔心盧立清死會導致變故。
被眾人反覆勸解,本已心存死志的盧立清,一時間有些動搖了。
半個小時後,稀裡糊塗之間,盧立清被部下裹挾著,開啟了永順府的南門。
所有千戶級別的軍官,解除武裝後簇擁著盧立清,走出了永順府的正大門。
此刻在城門外,雍軍騎兵默默駐守著。
只用了一支騎兵,城內的三萬軍隊便無法動彈,只能困守著走向末路。
被留下的騎兵,便是許洪統帥的第四衛。
在許洪身旁,還有一名兵部官員,此人是代表朝廷傳旨來的。
可惜他來四天不得其門,今日才在許洪的幫助下,使得城內放棄抵抗出城。
一眾軍官走過吊橋,來到了許洪等人馬匹前。
目光冷淡看著眾人,許洪發出了聲冷哼。
就是被這些人拖住,使得許洪沒能參與到最後決戰,功勞簿上少了這重重一筆。
只這一點,就讓許洪對這些人沒好臉色。
還好,一旁兵部官員是“欽差”,是趙延洵意志的代表,才讓許洪把火氣壓住了。
“諸位,殿下詔命,爾等跪聽!”
既然已經選擇歸降,眾人對跪著聽詔自然不會牴觸。
待眾人跪地之後,這位“欽差”就大聲唸了起來。
這份詔書內容和北江府的差不多,只要這些人選擇歸降,就要接受改編。
唸完詔書,兵部官員沉聲道:“諸位,你們可陸續率軍出城了!”
“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