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國大陸地區發售的單機遊戲為397款,到了2003年,這一數字將降低為194款,減少了一半,市場規模也比2002年減少了三分之一。
在網遊和盜版的衝擊之下,以單機遊戲為主營業務的大宇資訊將真實感受到什麼叫被時代拋棄。
但不知道是不是網際網路行業中的常見的路徑依賴陷阱,在單機遊戲時代乘勢而起的李永進並沒能帶領大宇資訊成功轉型,反而是營收狀況逐年惡化,難見起色。
從2005年起,大宇的遊戲業務就一直處於賠錢的狀態,除了2009年曾經短暫轉虧為盈以及2012年變賣家產(新北市中和辦公室及建物)進賬8500萬元之外,這些年累計的虧損已經使公司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
最終在2013年,臺灣大宇資訊的董事會上,背後站著投資人的大宇董事悍然發難,要求撤掉李永進的董事長職位,並且很快形成決議。
李永進經營能力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從仙劍系列一系列內部爭端問題上看,管理能力也不算太強,且對大陸地區的團隊(北京軟星、上海軟星)始終沒有足夠的信任和支援,資金方面長期短缺供給。
但是取而代之的新管理團隊在陸道升看來同樣不是什麼好鳥,在陸道升重生之前,瘋狂地搞手遊授權來壓榨仙劍IP剩餘的一點價值,讓已經飽經風雨的經典IP徹底爛了大街。
騰訊、中手遊、暢遊等多家獲得仙劍版權的遊戲公司推出了大量仙劍主題手遊,《仙劍奇俠傳移動版》、《仙劍奇俠傳·六界情緣》、《仙劍奇俠傳官方手遊》……幾乎無一例外地被詬病氪金吃相難看、畫質差、人物設定和裝備不尊重原作……
一邊聽著李永進自信滿滿地娓娓道來,一邊回想著前世仙劍IP在大宇手下的悲慘遭遇,陸道升明顯感到了煩躁。
李永進的想法很美好,至少他自己這麼認為。
仙劍系列是捨不得賣的,但是不是不能合作。
李永進希望能和陸道升共同開發,以仙劍為紐帶,形成大宇和嘉盛的緊密合作關係。
根據這幾天的觀察,李永進意識到和嘉盛關係近了,和盛大關係就差不了。
李永進非常希望嘉盛、盛大出手幫助大宇資訊向網遊方向轉型。
盛大的遊戲運營經驗,僅僅這幾天和陳天橋的接觸下來,李永進就深感獲益匪淺,有機會一定要好好合作學習一下。
嘉盛手裡渠道的重要性同樣也認識到了。
再加上受到陳天橋意氣風發和陸道升有錢任性的精神衝擊,現在李永進對網遊的吸金能力有了極強的感性認識,比前世對進軍大陸網遊市場更加積極堅定,想投入得更大一些。
李永進相信,即使仙劍不全賣會讓對方有些意見,但自己拿出大宇整個的遊戲庫存的合作開發可能,有大宇在單機遊戲開發方面的領先經驗,有大宇多年在海外遊戲市場的積累,可謂誠意滿滿。
說完,不緊不慢地喝了口茶,等著陸道升的回應。
坐一邊的陳天橋此時卻心裡一咯噔,看到陸道升一副沒什麼表情的表情且眉頭微微皺起,心裡暗道壞了。
果然,陸道升完全沒順著李永進的發言往下回應的意思,開口第一句話:“我想了想,收購的條款得改,《仙劍二》不能上市。”
空氣突然地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