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韓寒是被推出來的典型,自身真的並無惡意,但造成了破壞就是造成了破壞。
理解不到位還憑藉文采好亂噴,這就很文人誤國。
至於郭敬明……陸道升想都不樂意多想,實在是噁心,算得上花式敗壞社會風氣了。
(感興趣自己查吧,太噁心不想寫……)
所以……花錢買文,也是陸道升一石二鳥的計劃,即針對企鵝也狙擊郭敬明。
針對企鵝指透過軟文來形成嘉盛QQ品牌形象上的壓制。
2001年有媒體報道稱,中國網際網路使用者中有85%以上的人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網際網路作為新興事物,在尚未普及之前更多的是先發於高校和相關技術機構。
也因為如此,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早期,網民年輕化和高知化的確是那時候的一個特點,知識密集、人才密集的大學校園是網民最為集中的一個區域。
年輕網民的總體活躍度非常高,對網際網路潮流的影響遠大於其他群體。
要是能讓這些年輕人更喜歡嘉盛QQ而不是騰訊OQ,那嘉盛QQ未來的日子就會好過多了。
必須各種軟文里加入使用QQ的場景,讓QQ和各種青春美好的事物聯絡在一起。
比如和暗戀的人說說體己話兒,節日裡給個小驚喜表個白什麼的,必須用的是嘉盛QQ。
同時如果方便,讓騰訊OQ和各種不美好的事物聯絡在一起。
比如在某名字詭異的聊天室認識了網友,一見面發現是個醜陋油膩的大色狼還意圖對女主不軌,這肯定是騰訊OQ乾的好事嘛。
可千萬別小看這種軟文化力量的威力。
以公共聊天室為例。
要知道在前世騰訊在二十世紀初期前後三兩年艱苦掙扎積累實力的時候,網路聊天的最常見形勢並不是現在的點對點或群聊形勢,而是公眾聊天室形勢。
公眾聊天室也是群聊,但和現在的群聊不同的是,多是基於入口網站,建立和加入上限制很少,並且幾乎都是純文字聊天(後期出現語音等功能,以及對應的客戶端)。
舉個例子,最老一代網際網路網民的回憶,國內最早的網路聊天室“碧浪銀沙”。
“碧浪銀沙”實際上是廣東省電信有限公司湛江市分公司屬下的綜合入口網站,提供聊天室服務。
巔峰時期,註冊使用者曾超過 1400萬,同時最高線上人數超過4萬人。
這個在中國網際網路人口僅千萬級別的時代,換算到現在,對標個兩個大眾點評綽綽有餘。
那時候有不少人坐在電腦前,進了聊天室就開始打字聊天,或者就看別人聊天的熱鬧。
文藝點的,雖相隔千里,卻覺得近在咫尺,一見如故,每每到夜深才戀戀不捨互道再見。
粗俗點的,你好,你在哪,能聊聊嘛?或者,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