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老王你說對他們團隊有信心,我覺得也得打個問號。
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變相註冊收費的事兒,很明顯這是一記昏招,還造成了那麼大的影響,這個團隊的水平不一定有你想得那麼好。”
另一個高階合夥人補充道:“現在即時通訊軟體做得最好的也不是騰訊了吧,應該是嘉盛。”
說完就很厚道地沒往下說了,但王樹還是感到了一絲難堪。
是啊,正是自己去找的那個陸道升談的融資和借款,讓嘉盛拿到了充足的資金。
這才有了後面嘉盛QQ的橫空出世,才有了騰訊OQ的節節敗退,從業內第一的龍頭老大寶座滑了下來。
而更頭疼的是,嘉盛的股票份額自己卻一點都沒拿回來,憑白給人做了嫁衣還坑了自己投資的公司。
面上無光,有苦難言,威信受損。
“一年不到翻了12.5倍相當可以了,網際網路寒冬很難說要持續多久,至少先兌現一部分股權保證收益吧。”
“我看有報告說,即時通訊的使用者大多是低齡的群體,消費能力恐怕不會很強,騰訊未來營收的成長性存疑。”
最終,IDG資本決定出售騰訊10%的股份,僅保留5%的騰訊股份。
一年不到投資翻了12.5倍還留了5%的股份,多數人認為這份成績相當可以了。
只有王樹非常不爽,覺得自己好不容易把握住了絕佳的機會,居然就這麼被從手裡漏了出去。
接著,騰訊創始團隊手中的股份同樣沒逃過David的撒幣攻勢。
平時主動降薪為了掙點養活企鵝的錢各種接活奔波勞碌,騰訊創始團隊可謂已經吃了不少沒錢的苦頭。
突然看到看到1%的股份就給50萬美金(400多萬人民幣),稍不注意就會成為千萬富翁的感覺簡直要瘋,財富自由從未離自己如此近過!
開價如此有誠意,還承諾不會干涉公司運營,讓自己保有公司的控制權,那還有什麼猶豫的?賣一點賣一點改善生活啊!
至於這其中有沒有對難以戰勝嘉盛QQ的擔憂就不得而知了。
於是David代表MIH從盈科資本收購了15%的騰訊股份、從IDG資本收了10%,又從騰訊的創始人團隊手上收購了10%,拿到共計35%騰訊股權。
而這僅僅是開始,野心勃勃的David還準備要得更多。
騰訊這邊告一段落,David和騰訊團隊又深入交流了好多天,這才收拾好行李,又登上了飛往浦江的航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