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作為投資騰訊的主導者,態度鮮明地表示反對出售騰訊股權,甚至需要進一步加大對騰訊的投資。
在和小馬哥一夥人接觸,更加了解騰訊的業務情況後,David內心更加確定擺在自己眼前的是一個絕佳的投資標的。
更別說還了解到透過OQ秀、移動OQ能帶來非常好的收益,而這,只是剛剛開始,未來的想象空間無限大。
瞭解到騰訊之前付出了30%的股權只拿到了120萬美元的可憐資金,David感到非常震驚,同時也很欣喜,自己撿便宜的機會到了。
實際上,IDG和盈科共同出資120萬美元給騰訊說不上可憐,只能說中規中矩。
在網際網路寒冬降臨之際,當時騰訊自己對盈利變現的方案都不甚清晰,平時燒錢又燒得極其嚴重,能真金白銀拿出120萬美金交給騰訊已經很給面子了。
只不過David是個網際網路投資的狂熱分子,即便是現在網際網路凜冬酷烈,仍然無比看好網際網路行業的未來,敢給自己看好的網際網路公司以高估值,屬於異類中的異類。
連他的中文名字“網大為”也是寓意“網際網路大有可為”取出來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異類”,才讓網大為能在前世為MIH做出投資騰訊的決定,並一直持股多年。
哪怕在小馬哥不斷減持騰訊股票時也一股不賣,造就了20年累計回報高達7000多倍的收益率奇蹟,堪稱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投資。
當然,在陸道升看來,也可以說是一個讓國內資本非常肉疼臉痛的投資案例。
確定了騰訊的潛力,David立刻同時像IDG資本和盈科資本提出了收購其手中騰訊股份的邀約,一家給750萬美金,購買手中全部的騰訊股權。
盈科資本的李澤楷李二公子高興壞了,一年不到的時間裡,60萬美金的投資一下子翻了12.5倍,這真是賺大發了!
至於騰訊這家公司,老實說自己也沒怎麼上心過,不過是照著父親李嘉誠的吩咐給長期合作的同鄉一個面子拉一把。
現在有人給這麼高估值接盤,自然也不用再拉一把,自己人情盡到了,錢也能賺爽,何樂而不為。
捏在手裡,現在不是網際網路寒冬麼,網際網路公司隨時可能倒閉,砸手裡多不好。
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力,David就買到了盈科資本持有的15%騰訊股份。
而到了IDG資本這邊,內部高階合夥人的意見出現了嚴重分歧。
王樹是堅決不同意出售騰訊股份的,哪怕是翻了12.5倍的報價也不行。
透過騰訊近期財務上的向好表現,王樹對騰訊的認知理解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非常確定即時通訊會是一個很好的賽道,加上對小馬哥團隊的瞭解,對騰訊的未來非常有信心。
但有其他地位比他高的高階合夥人則抱有不同意見。
“騰訊的燒錢速度是非常恐怖的,而且強度還在不斷增長,雖然在營收上取得了一定的好轉,但能否持續還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