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電腦還是非常昂貴的。家庭條件普通或者還差一點的學生,不至於買不起一臺電腦,但基本上買上一臺就得用滿大學4年,因為根本換不起。
如果在入校購買電腦的環節被坑了,基本上就是長達四年的困擾,痛苦程度視商戶的下刀力度決定。
而學生中,家庭條件普通或者還差一點的,正好是絕大多數,陸道升也是其中的一員,前世還被類似的手段坑過。
傷害也不算太小,而且噁心人是噁心壞了。
正好是內心充滿陽光期待大學美好生活的時候,懷抱著善意看待校園中的人事物的時候,然後就被這麼坑了一把餵了口X。
陸道升再次看到這種老生割新生的現象特別不爽,都是第二輩子了,有啥好委曲求全的?入校的當天晚上,也就是高啟德來安利自己的“買電腦”渠道之後,陸道升就決定要團滅了這幫人。
當晚拉著左文杏出了學校後,陸道升就近找了家網咖把《新生防收割指南》草稿敲好,把校對潤色和列印的工作留給左文杏後,一個電話打給電腦報的馮驥,然後直接打車去和馮驥面談。
之前敲掉浦江實驗的潘校長,就藉助了馮驥的幫忙,這次想狠治一治高年級學生收割新生的歪風邪氣,媒體力量的威懾是絕對少不了的。
見面後,陸道升告訴馮驥,著急要,辛苦費五千,幫忙找人調查高啟德之前提到的電腦城中的賣家和一些高年級學生勾結的情況。
還提供了保送後提前來浦外認識的計算機系學長的聯絡方式,不確定有沒有被坑過,但是從高年級學生那裡也很有可能拿到控訴和實證,這也是一個思路。
被坑過的學生可能在同學面前不會主動提起自己的糟心事兒,但是如果有記者找來說想幫忙伸張正義,再給個不透露具體姓名的承諾,那配合拔坑人者底褲的積極性是毋庸置疑的。
而且陸道升還提出,如果兩天之內能有結果,那就再加五千。
馮驥聽到的時候眼睛都在放綠光。
陸道升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也知道會是這個效果。
就在不久之前,馮驥置辦了一部移動手機,陸道升入校當天晚上聯絡馮驥正是透過這個,要知道當時編輯部已經下班了,打辦公電話未必找得到。
陸道升作為馮驥一直有往來的合作作者兼算半個朋友的關係,肯定是要告知手機號碼的。
拿到手機號碼的當時,陸道升玩笑了一句,馮編你不會是和哪家姑娘談上戀愛了所以要換個方便談情說愛的工具吧。
結果一語中的,還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