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馬上,又是列隊結陣動作,莫說是沒見過世面的苦哈哈流民百姓,就連官軍裡的兵卒面對成隊騎兵衝殺過來的時候都是震駭色變,這幾百騎兵面對步卒,說是以一當十絕不誇張。
親衛親兵和騎兵都是主將手裡的根本老底子,就在主將身邊聽命,這邊命令下達,騎兵們稍作整備就是出陣。
騎兵們吆喝連聲,揮動手中武器和旗幟,官軍陣列中爆發出一陣喝彩叫好,總兵楊國棟微笑著眯起眼睛,當時他派給保定總兵魯欽的馬隊折損了不少,可靠遼鎮那邊大批的軍兵逃過來,讓他方便的就地補充,現在他手裡的騎兵倒是比從前要多些。
這騎兵就是主將的命根子,手裡親兵騎兵多,在上面的份量也就重,這次打完了流民,立下大功之後,就藉著功勞多招募些騎兵,趁著勢頭紅火,看看能不能給自己弄個將軍銜頭,人前人後也能被叫做大帥,那是何等風光體面
按照大明時下的規矩,全軍實發糧餉的六成都是用在騎兵上,當然,武將的親兵家丁都是騎兵,自然要著重栽培
糧餉充足,訓練齊備,看著步卒叫花子模樣,可這騎兵馬戰卻極有章法,山東總兵楊國棟麾下的馬隊得令之後,旗號搖動,呼哨著出陣,儘管本隊大聲喝彩,騎兵自己也在吆喝揮舞,可行動上卻謹慎的很,沒有肆意張揚亂跑狂奔,而是小跑著出陣,在慢跑中大致對齊成隊,然後向前移動。
衝在最前的是總兵楊國棟的親兵頭領,他倒是沒有讓後來收攏的遼兵打頭陣,想讓人賣命效死,還是得讓自家兒郎衝在前面帶著。
五百騎兵在戰場上隨著前進,緩緩變成了十個縱隊,兩隊突前,其餘各隊呈雁陣兩翼站開,就那麼緩緩向前加速
這樣的配合早就有默契在,凡是突前在前列的都是披甲騎兵,不少人手裡還有木盾遮蔽,而後隊不少騎兵都已經將弓箭取在手中,隨時準備馬上騎射,雖說沒什麼準頭,看著對面流賊佇列人挨人的站著,烏壓壓幾萬人,想射不中也很難。
速度緩緩加快,為首的親兵千總揮動手中的長刀,前面兩隊的速度保持不變,而其他各隊的速度開始加快,原本的雁陣開始逐漸的拉平,十隊開始處於一條線上,此時距離已經是百餘步,前排官軍騎兵都是抬起雙腳,準備用馬刺磕碰馬腹,讓坐騎衝鋒撞進去。
這個距離上,流賊佇列前排的騷亂已經看得很清楚,連官軍面對馬隊衝鋒都維持不住,何況這些土雞瓦狗一般的流賊。
可衝到前面的官軍騎兵都沒有露出笑容,因為流賊佇列雖然混亂,卻沒有人逃跑,這樣的表現就讓人有些不安了,眼尖的騎兵還能看到許多流賊都在唸叨著什麼,一個人出聲隔著這麼遠可能看不見,可這麼多人唸叨一定是嗡嗡嗡的亂響,如雷蹄聲也未必蓋得住,可現在卻沒有什麼聲響。
突然間,鑼聲急驟的響起,不止一處,轟鳴一片,在軍令中,鳴金收兵的鳴金就是敲鑼的意思,儘管官軍騎兵都能意識到這聲音從對面傳來,可下意識的卻都是愣怔。
就在這鑼聲響起的下一刻,前面的流民佇列猛地長高了一倍兩倍
突然間的變化讓官軍騎兵和他們的馬匹都有些措手不及,已經有坐騎受到驚嚇,騎手要極力的控制才能壓住。
率領馬隊的千總倒是不慌,舉起手中長刀不動,馬隊的速度變慢,好在還沒開始最後的衝刺,隊形雖有散亂,卻沒有失控,還能壓得住。
在剛才那一瞬間,不管是總兵楊國棟的本隊,又或者前面衝鋒的騎兵,都真以為聞香教真有什麼妖術,能在戰場上弄出些不合常理的情景,可細看之下,那些流民只不過撿起了地上的長杆,然後豎立起來而已。
魯南產竹子,可弄到這麼多根竹竿,也真是難為聞香教和這些流賊了,不用細看也能注意到一件事,那些竹竿的尖端都已經被削成了斜面,變成了能夠刺殺的竹槍。
“彌勒降世,效死登仙”在佇列中,有人撕心裂肺的大喊起來,每隔一段距離都有人在呼喝大喊,很快每個人都喊了起來。
“效死登仙”“效死登仙”這麼多人的齊聲大喊,當真是聲勢浩大,連官軍騎兵的蹄聲都被壓過,很多馬匹被嚇得直接亂動,有幾名騎兵這次運氣不好,直接被從馬上拋了下去。
感謝“酵薨葒顏”朋友的打賞,月底,請大家支援大明武夫訂閱、月票和打賞,請多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