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被王政義利用,不得不當一回打手,這事挺讓人鬱悶的,但是按照目前的態勢,和他合作也是最好的選擇。
現在的偽軍部隊基本上被鬼子嚴密的監控起來,並沒有太大的自主權。
但有王政義這個內奸在,多多少少能牽制一下日偽軍的行動能力,他想讓別人跟八路拼命,可不想自己的班底跟八路硬拼硬,他絕對會想方設法拖延自己的部隊增援戰場的。
鑑於此,張雲飛也不可能真的把希望寄託在王政義身上,這傢伙本身就不那麼可靠,所以他還是以最嚴峻的形勢進行部署。
在作戰會議上,張雲飛指著地圖上的上坪,大樂,朱家村等地道:“咱們這一戰,事關我們能否在此地站穩腳跟,如果咱們被日偽軍的戰術擠壓的灰溜溜的逃出新北,那才是笑話。”
張雲飛也頗感頭疼,現在他們四處受敵,這一戰必須靈活機動起來,要根據戰場形勢作出調整,反正就一點,不能跟敵人纏鬥在一起。
他們這一戰並沒有嚴格的作戰計劃,他們的作戰計劃需要根據戰場形勢的變化而改變,其實就是八路軍一貫擾亂戰術。
此次掃蕩的日偽軍互為犄角之勢,他們根本沒有足夠時間圍殲其中一部,不能在極短的時候拿下敵人,那麼他們必須得轉移目前,說不等圍殲戰變成了打援。
現在情況太複雜了,計劃的太周密反而沒用,只能視戰場情況的發展,隨時作出戰術調整。
這一戰,不僅是對他自己的戰術指揮能力的考驗,而且對各參戰部隊的指戰員的要求也相當的高,如果他們出現判斷上的錯誤,或者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導致整個隊伍陷入險境,甚至有可能被人給一鍋端了。
敵人的聯絡太緊密了,他們必須分散出擊,伏擊的伏擊,阻援的阻援,到時該打還是該撤,這個時機的把控就只能靠他們自己了。
這也沒辦法,這個時代通訊就這條件,對這種紛亂的戰局根奔就無法及時的通知,只能靠他們自己的判斷。
八路軍的指揮官都是亂戰高手,一般連排長都有獨立指揮作戰的經歷,只能希望他們的別讓自己失望。
這一戰對於他們來說,本身就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沒有任何退路可言,打贏這一仗還好說了,還能脫出日偽軍的囚籠圍困。
輸了或者不作為,就沒得說的,到時只能乖乖的離開新北,現在他們已經退無可退了。
這是他們最後的機會,等日偽軍掃蕩過後,在他們原來的根據地上,會建立碉堡和炮樓,村莊內也會活躍著大量的漢奸便衣隊。
到那時,只能冒著風險付出慘重代價,一個個的去拔據點端炮樓,那樣的仗張雲飛不會去打。
所以現在他還不如兵行險著,跳出日偽軍的合圍,使得他們計劃徹底破產外,還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三營連夜出發,在大樂西南十里處一條馬路不遠處的山坡上,準備伏擊日偽軍的運輸隊。
根據可靠情報,日偽軍沿著這條馬路,每三天都會運輸一批給養,而今天就是日偽軍運輸給養的日子。
當然了,這個可靠的情報自然是王政義提供的,他們凌晨就到達了預定地點,等到天色放亮的時候,張雲飛所部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戰鬥準備。
這裡離大樂只有十里多,只要槍聲一響,大樂的日偽軍不用半個小時候就會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