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的小跳蛙:嘿嘿。
福旦古籍所陳大中:金聖嘆作為明末清初著名文人,一流的文學批評家,文藝界“明星”,他的手稿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這份手稿,根據內容看,和流傳下來的金聖嘆批註一致。雖然是否是真品,還需要鑑定才知。但既然是老韓你找到的,就八九不離十了。
開心的小跳蛙:過幾天我到江城找你,幫我再鑑定下吧。
福旦古籍所陳大中:好。到時候鑑定完了,咱們還吃小東北。
開心的小跳蛙:行。
……
韓舟關掉微信。
開啟保險櫃,自己看了會手稿上的文字。
細細觀看,細細體會。
金聖嘆一筆筆寫下來的小字,讓他有一種奇妙的體驗,彷彿夢迴數百年前,看到那個怪才埋頭寫作的背影。
彷彿看到他寫累了,抓起一小把花生放進嘴裡,再用筷子夾一點豆乾,同嚼假裝是火腿的愜意模樣。
閱讀著名文人的親筆手稿,確實有這種“帶人穿越時空”的獨特功能。
近年來,各種文人手稿、原稿也備受關注。
有一部著名的自傳,《浮生六記》,清代沈復寫的。
語文書上選過一段著名的《童趣》。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餘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這是沈復年幼時的經歷。
後來又寫了成年晚年的經歷。成年後和妻子陳芸的愛情,和喪妻後孤獨淒涼的晚年。
《浮生六記》被成為“小紅樓夢”,有獨特的文學價值。
可惜,只流傳下來了4卷。
卷一《閨房記樂》、卷二《閒情記趣》、卷三《坎坷記愁》、卷四《浪遊記快》。
市面流傳的版本,還有卷五《中山記歷》和卷六《養生記道》,都是偽造的,非沈復本人所撰。
著名學者林語堂對此很惋惜,曾說:“我在猜想,在蘇州家藏或舊書鋪,一定還有一本全本,倘然有這福分,或可給我們發現。”可惜終其一生,都沒能等到這一天。
2005年,一個叫彭令的人,在南京發現了一份清代學者錢泳的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