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環球挖寶> 第四十九章 金聖嘆手稿:武松西門慶批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九章 金聖嘆手稿:武松西門慶批註 (2 / 3)

佛像後是一個臺座,輕輕拍了下,發現是空心的。

找到縫隙,開啟。

是一個布包,破破爛爛的。

開啟。裡面是好幾層的塑膠袋,有那種捏一捏就能密封的條帶。

空氣被抽空了,好幾層的真空塑膠袋,保護著一卷泛黃的紙。

蠅頭小字密密麻麻。

韓舟戴上白手套。一層層開啟塑膠袋。

取出紙稿,仔細翻看。才發現是小說《水滸傳》裡的內容。武松西門慶的那一段。

但原水滸傳的文字旁邊,密密麻麻寫了很多小子。

韓舟小心地翻看著。

看了半天,才明白過來,是某人對水滸傳的批註。

又看到一行小字:“金蓮所以汙武松者,乃武松以親嫂之嫌疑,而落落然受之,曾不置辯,而天下後世,亦無不共明其如冰如玉也者。”

突然想起來。

百度了一下。

果然,是金聖嘆的批註原文。

韓舟道:“難道是金聖嘆的原版手稿?怎麼會流落在破廟裡?”

因為是被塑膠袋包起來的,所以肯定是現代人留下來的。

又能被藏寶圖找到,所以必是無主之物。

韓舟也就不細想。將這份手稿好好裝好。準備帶回京城,鑑定一番,如果是真,便可充作私人博物館的藏品。

金聖嘆的手稿,確實是好東西。

金聖嘆,名採,字若採。一說原姓張。

明末清初蘇州吳縣人。明亡後改名人瑞,字聖嘆,自稱泐庵法師。著名的文學家、文學批評家。

金聖嘆是文學批評的大宗師,對《水滸傳》、《西廂記》、《左傳》等書及杜甫諸家唐詩都有評點。

他創造性地提出了“六才子書”之說,提高了通俗文學的地位,使小說戲曲與傳統經傳詩歌並駕齊驅,受推崇為中國白話文學運動的先驅,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所謂六才子書,即《莊子》、《離騷》、《史記》、《杜工部集》、《水滸傳》《西廂記》六部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