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兵權,你不能從明面上殺他,所以你給他下了毒嗎?”寧郡主問。
舒梨猶豫了下,沒有坦白:“不能說是毒藥吧,你們沒搜到,我就先不說了。”
最後是姜副將,這倒是推翻了舒梨之前的猜測,姜副將蒐證區域竟然是他自己的。
他放出來的線索,一是一道看上去有些年頭的聖旨,上面寫著當初姜父因辦事不力且試圖隱瞞不報,被先帝罷官流放。
二是一封署名為姜姐姐的來信,說要姜副將韜光養晦,她在後宮一切都好,要姜副將偽裝自己,保全性命,等待來日翻身。
第三就是一方繡著“安”字的手帕,對摺後小心翼翼地被收在了衣櫃最深處。
也就是說,姜副將之前的紈絝之名是聽他姐姐的話偽裝出來的,少年變故後韜光養晦,後來又在姐姐的安排下救了易將軍,然後逐步升為副將。
舒梨這邊搖了搖頭,開麥道:“我這裡沒有姜姐姐的線索,或許是隱姓埋名入宮,為人低調吧。”
“但是姜副將是外男,他午時入宮,舒帝不知道他見誰嗎?”徐大臣追問。
“我這邊確實沒有提及,等第二輪蒐證再看吧。”
舒梨又說道:“現在各人的動機幾本明顯了,我是因為其行事猖狂,不敬君主動了殺心。”
周太師:“我是因為其縱容手下及附庸仗勢欺人,且為人越發不正。”
安公主:“非要說的話,我是因為他退婚一事,可能讓我不能保下腹中胎兒吧。”
寧郡主:“如果我是真郡主,我的殺機是為寧世子報仇。可我是假的,我沒有殺機。”
徐大臣:“我的殺機,為寧世子報仇。”
姜副將:“呃,我大概會因為想要上位領兵而動手吧。”
“那下一環節吧?”寧郡主提議:“反正時長也差不多結束了。”
第二輪蒐證時間只有五分鐘,千秋殿和案發現場也都更新了新的線索。
案發現場的公共線索是仵作供詞:易將軍死於掌心黑色梅花毒。
散亂的花枝下面有一個黑色的瓷瓶,上面寫著:一滴殞命梅。
此外還有一行小字寫著後宮專用。
這兩條線索一下子就把嫌疑焦點打到了舒梨、安公主和姜副將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