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改型工作,需要很多的實驗,樣機是不能少的。
所以,至少得有每年一架的閒置產能預留出來。
“差不多就是這狀況。”蘇興國點頭說道。
秦飛龐大,規模甚至比404基地還要大。
每年這樣一點的生產能力,讓人震驚。
或許用來生產老式飛機規模不小,最主要的還是這家廠配套完善。飛機上的任何一個部件,從材料生產到加工,秦飛自己一家廠都能完成所有環節制造。
國內很多企業都是如此。
就連404基地同樣也是如此。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家單位在建設時都追求全面,不為別的,就為爆發戰爭時所有一切零配件自家廠能生產,不會因為後勤運輸問題影響生產。
“諸位,現在成為我們雙方合作障礙的是貴方的產能,可以如此理解吧?”謝凱問道。
孫道乾看著他,“不是都說得很明白了嗎?”
“我們不需要每年生產一架,初期時,也就兩年一架。”鄭宇成說道。
“你也說了,只是初期。”蘇興國提醒鄭宇成。
運10的生產工藝更加複雜。
“不知道大家聽過脈動式生產線沒有?”謝凱開口問道。
產能低下,自然就得提高生產產能。
上午參觀運八生產車間的時候謝凱就發現,每架飛機周圍密佈工裝,裝置,而不是後來飛機生產普遍採用的脈動式生產線。
“脈動式生產線?有聽說過,不知道具體情況。難道你知道?”蘇興國眼神亮了起來。
鄭宇成不知道啥是脈動式生產線,就連馬鳳山等人也不清楚。
謝凱是如何知道的這會兒沒人關注,他們關注什麼是脈動式生產線。
“其實我也不太清楚,以前老聽說流水線生產,上次去香江那邊見到流水線的生產。整個流水線上,每個工作崗位,只負責一道小工序……”為了不被追問,謝凱只能先說流水線。
飛機脈動式裝配生產線,其實也就是一條最佳化後的流水裝配生產線。
“當初在聽到脈動式生產線的時候,更是不清楚怎麼回事。當我們接手運十專案,瞭解到運十生產過程後,我就在想,如果運十需要大規模批次生產,以5703廠的生產能力,一年能生產幾架……”謝凱慢條斯理地說道。
他說了這麼多,還沒開始說什麼是脈動式生產線。
秦飛的人著急,沒法催促。
鄭宇成就不同了,被謝凱這種說話吊人胃口的行為搞得極其不爽,當即就憤怒地打斷了謝凱的話,“你直接說,別賣關子吊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