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軍工子弟> 1883 安東諾夫主動提合作設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883 安東諾夫主動提合作設計 (3 / 4)

經過楊曉東如此說服,尤里亞夫心中的堅持,動搖了。

烏克蘭總人口都沒有多少,而且,現在沒有了蘇聯軍方的訂單,他們只能向民航科技市場方向發展。

俄羅斯境內,客機可不是他們製造的。

原本蘇聯的客機,同樣也不是他們製造的。

西方國家的市場,歐洲有空中客車公司,美國有波音跟麥道,他們市場前景確實不容樂觀。

何況,現在需要資金來把安124這樣可以大規模運載乘客的飛機改造成符合民航市場標準的客機。

“中國的市場確實增長很快,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大力向這裡面投放資金。到目前為止,中國的大飛機都是靠著自己投入,而不是市場資金……中國人比猶太人甚至更精明,他們不會做這樣的傻事……”

對於安東諾夫提出來的問題,自認為了解中國的航空工業部長季米諾夫是如此認為的。

“部長閣下,無論技術能力還是製造能力,中國都落後很多。到現在,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設計生產更大的飛機……”尤里亞夫提醒季米諾夫。“在合作過程中,我們對他們的技術水平有了一個更直觀的認識,他們是想借著機會,把我們的技術轉移到中國……”

對於中國的技術水平,透過安22全套技術轉讓等合作專案,烏克蘭航空部門的一些負責人有了最直觀的認識。

中國跟世界的差距很大。

隨著這些年大力發展跟投入,技術水平增長很快。

安東諾夫不是不知道跟中國合作的好處。

“好處是有的,至少能確保整個公司生存下去,解決了生存,才能謀求更好的發展。現在安東諾夫根本沒有訂單生產下去……”季米諾夫嘆了口氣。

哪怕他在這些過程中發財了。

技術儲備如此豐富,製造能力如此強悍的安東諾夫,如果沒有訂單,只能死路一條。

政府是沒有補貼的。

“繼續下去,我們只能淪為他們的配套廠!中國人一些無法自己生產的,都能透過我們生產出來。這樣就會讓他們技術水平發展更快!以中國人的那種行為習慣,他們只要無法生產的,都會想辦法補齊……”

尤里亞夫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部長的話,他雖然贊同,可也不願意讓安東諾夫這種可以設計製造世界上最龐大飛機的單位,淪為中國那樣技術落後的企業的配套廠。

“我們完全可以藉著機會,從中國獲得更多的市場!要不然,怎麼養活整個公司?”季米諾夫說完,就不再開口了。

尤里亞夫心中本來就動搖了。

整個安東諾夫對紅旗集團提出的方案,都是比較感興趣的。

甚至,他們在楊曉東提出合作製造的方案後,準備把這個擴大到設計方面。

安東諾夫,最強的就是設計。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