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到橋頭自然直,擔心也沒用。去機場那邊看看如何?”
謝凱點點頭,跟著白彥軍向飛行展示區的停機區域超7B所在的位置走去。
剛到在那裡,才發現葛明朗也在這裡。
這位副總正看著技術團隊對飛機進行維護跟保養。
周圍幾乎沒有看到幾樣巴黎方面提供的輔助裝備,一切都靠大家用國內帶來的簡單工具,這有點過分了。
“葛叔,不是巴黎方面提供所有裝備?”謝凱皺起了眉頭。
按理,巴黎機場應該提供所有的維護保養跟檢測裝置。
404基地為此支付給了法國四百多萬美元。
“巴黎方面提供的裝置,咱們的人不會操作,又不能讓他們的人瞭解到內部。”葛明朗解釋著。
白彥軍怕謝凱去找展會組織方麻煩,到時候會更僵,“行了,咱們要對自己的戰機有信心。”
法國方面會刁難,在國內就預計到了。
不接受就不來參展,人家法國人根本不在意。
這本來是西方世界推銷他們航空航天裝備的展會。
中國戰機來了,就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尤其是那些第三世界的國家,無論是採購西方的,還是蘇聯的,價格奇高,附加條件一大堆……
中國的裝備,向來是走低價路線。
畢竟技術力量差嘛。
“不會有任何問題的。”一名五十多的技術人員說道,“從戰機出廠,就一直在不停地做各種檢測,沒有發現任何問題,所有核心零件,重要的受力結構,都是由4.5萬噸大壓機鍛造的。”
有些零件其實不需要4.5萬噸大壓機鍛造,這會增加不少成本。
不過這樣也有一個好處,就是結構強度會提升很多,戰機使用壽命更長。
要不然,超7戰機飛行這麼長時間,不停的做各種超級機動飛行,機體結構不強,早就像第一架運10那樣,到處都是裂縫,早就沒法飛了。
“製造成本高了很多,強度結構如果上不去,那沒法繼續了。所以,強度結構什麼的是沒有問題的,電子裝置,也都隨時關注著,全面檢查過……”
謝凱一想,確實如此,當初非得上大壓機來鍛造超7A這種三萬噸都可以搞定的輕型飛機,不就是為了強度麼。
4.5萬噸大壓機之下,材料結晶已經變得細密結實。機體結構遠比一般的戰機更強,可以承受更強的過載,更頻繁的機動。
連鉚接的地方,也都加固過,要不然超7A戰機空重不會這麼重。
超7專案本來就是取巧而來,不如原本歷史上的梟龍作戰能力強。
原本就為了做眼鏡蛇機動,打響中國製造的名聲,在西方跟蘇聯把持的戰機市場上分得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