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也是部隊高層一直摸索的方向。
多部隊協同作戰,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甚至更早就已經開始了。
最典型的,就是步坦協同作戰。
可整合所有的兵種進入一個作戰系統,規模之大,難度之高,都是讓人難以想象的。
“藍軍,是國內部隊建設的磨刀石。無論是空軍、陸軍、海軍,甚至二炮部隊,都需要藍軍這樣的磨刀石,在各軍種調集精銳成立磨鍊部隊的磨刀石,然後再整合成一支規模更大的藍軍……”
謝凱全盤托出自己的構想。
一旦這樣成為現實,在國防建設上,解放軍將會至少少走十年的彎路。
二十年後,二炮將會成陸軍的序列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軍種——火箭軍。
而在這之後,還有一個全新的軍種——戰略支援部隊。
這支部隊,哪怕是在謝凱這種半吊子軍事發燒友的全力瞭解下,依然神秘無比。
雖然不瞭解這支部隊,但是不妨礙謝凱根據自己瞭解到的訊息來加以自己的想象力,在這個時代忽悠軍方展開這方面的探索跟建設。
“聯合作戰指揮部,可以成為所有軍種藍軍的指揮部,負責協同作戰時候各部隊的戰略支援跟聯勤保障,諸如,向前線各部隊提供情報支援、資訊支援、心理戰、電子對抗、網路作戰等……”
反正這個時代沒有人瞭解戰略支援部隊。
謝凱這半吊子水平,雖然對這支保障部隊也是不太瞭解,可只要提出了方向,部隊那些高階指揮官們自然會去探索。
“這樣的部隊,作用是什麼?”司徒雷更是驚訝,“現在有總參,有各軍種司令部……”
“其實這個聯合作戰指揮中心,也就是職能司令部,不僅負責指揮,也負責聯勤保障。到時候,完全可以整合各軍兵種最大的精銳力量,比如這次演習,在空投的時候,空軍負責支援跟運輸,陸軍大量裝備空投,二炮負責遠端戰術支援……”
謝凱解釋得口乾舌燥。
這年頭,這種模式的建設,完全沒有任何經驗借鑑。
畢竟,司徒雷等人,同樣也還是處在重炮超越一切的大陸軍思想中。
藍軍,其實就是根據未來二十年後的各部隊建設情況整合而來。
雖然無法跟二十年後的解放軍比作戰能力,也不是這個年代各國部隊的戰鬥力可比的。
尤其是美軍這支世界最強戰鬥力的部隊,在解放軍成立了聯勤保障部隊等部隊之後,戰鬥力都被比下去了,唯獨的優勢,也不過是作戰經驗更豐富,部隊裝備更先進。
畢竟,美軍的戰略支援力量,一支都是分散在陸、海、空等各主戰軍種中。
重複建設、相互爭奪經費資源的情況也就無法避免了。
諸如,美國空軍、海軍各自發展了廣域監視衛星系統,甚至為了獲得更多經費而導致軍種見的矛盾……
在解放軍內部,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畢竟,建立聯勤保障部隊的時候,空軍跟海軍,都沒有美軍強大……
那得省多少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