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高層同樣一直在不停地開會,討論。
甚至,西飛的領導班子也在場。
面對404越來越強的技術壓力,任何一家單位,僅僅靠著自身的技術力量很難與之抗衡。
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競爭,也是不能拋開的。
一旦誰沒有重視,跟不上發展,最終只能被競爭對手吞併。
“這次的演習,空中加油機表現突出,藍軍進攻的空軍部隊幾乎沒有返航,一切都得益於空中加油機的存在,這也是我們一直開發的重要目標。而到現在,轟油6的進展,都不是太理想……”作為西飛副總師,康明成也不願意在同行競爭對手面前自爆短處。
可現在,不報出來,都不行了。
“轟油6的技術都沒有完善,要以運15為載機平臺作為空中加油機,這更難。”秦飛新上任不久的總師唐建忠神色嚴肅,“可如果不展開這個專案,以紅旗集團的習慣,他們很可能會從伊留申引進伊爾78空中加油機的技術……”
對於404的尿性,沒有人比秦飛更瞭解。
雖然現在C910的生產依然在秦飛的生產車間,但是404自己修建了一座非常龐大的飛機組裝廠。
而運15的樣機,那邊也在組裝。
甚至,以運10為實驗平臺的預警機,同樣都是在祁連山內部的車間組裝起來的。
這是西飛跟秦飛最不願意看到的。
“即使技術不成熟,也必須暫開專案了。爭取從空軍獲得部分經費,我們雙方再自籌部分,要不然,最終我們都只會淪為404的配套單位……”孫道乾的話,更是讓整個會議室裡面的氣氛變得更壓抑。
原本,C910的生產線在秦飛總裝廠內。
可404自己的總裝廠規模不比他們小,現在也開始投入使用了。
運8,已經沒有多少訂單了。
“轟6作為空中加油平臺,給殲7以及殲8加油,倒是足夠,可跟目前已經逐步列裝的蘇27,轟油6的二十多噸加油量不夠,這是空軍林將軍給出的建議。”吳文東也認可孫道乾的看法,“可他們會同意我們以運15作為空中加油平臺嗎?之前要求他們手中的F14來跟我們的加油機試驗,都被拒絕了……”
現在404已經讓所有單位都感受到了非常大的生存壓力。
感受不到壓力的,要麼是404沒有涉足的領域,要麼是404技術還不夠好。
畢竟,軍工系統涉及到很多分支,404也沒有精力在短時間內完全涉足。
一旦404的技術超越其他競爭者,加上他們自己有足夠的資金來搞專案研究,最後直接把完善的產品呈現在軍方前面,跟國內其他同行那種僅僅只有設計,甚至是原本拿到經費才開始設計方案拿專案,軍方選擇誰,可想而知。
西飛的轟油6尚未完成,藍軍卻已經開始在演習中展示空中加油給部隊的首長們看。
哪怕加油機是進口的。
誰敢保證404有沒有引進技術?
預警機倒是跟秦飛合作的,可秦飛還有自己以運8為載機平臺的預警機專案,而404卻直接把運8改成了電子偵察機投入到演習中使用……
上級沒有責問,演習結果他們剛知道,就坐在一起開會討論對策,可見壓力有多大。
比秦飛以及西飛壓力更大的,則是沈霍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