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鳳山跟程不時幾人這段時間也不知道是怎麼跟秦飛的團隊談判的,給人的感覺就是他們放棄了自己的專案。
“在跟秦飛的合作中,我們才是佔據優勢的一方,他們憑什麼如此要求?”鄭宇成問著馬鳳山。“5703廠正在組裝的那架樣機,到時候完全可以一邊進行試飛一邊作為預警機實驗平臺改裝,以此節約經費!”
他虧得聽了謝凱的提醒,沒有一來就去跟孫道乾喝酒,要不然迷迷糊糊答應了他們的要求,非得被暗算不可。
“運十改預警機的專案,當初空軍不是都參與了進來?到了現在的程度,不能放棄。”謝凱提醒著馬鳳山,“這是關係到運十前途的事情。”
運十目前無法取得適航證,民航方面沒法投入市場。
軍用運輸機的需求不高,再把預警機機會讓給運八,哪裡還能有未來?
“我們投入經費是為了國產大飛機,而不是其他!運八有著軍方經費支撐,運十是我們自籌經費,合作中我們掌握主動權,要合作就合作,不合作拉倒!”鄭宇成也是火大。
大飛機下馬了,本來就前途黯淡,好不容易有了機會可以尋到另外的出路,馬鳳山他們卻被秦飛的人給說服了。
如何不鬧心?
經費投給了運八,要運十團隊幹什麼?
“預警機重要的部分是電子系統,遠端預警雷達,可以在超遠距離發現目標,搜尋跟蹤目標,指示戰鬥機群對目標進行打擊……運八無論如何,都不是最合適的,升限越高,探測的空域也就越大;空間越大,也就能安裝更多的電子裝置,功能更強大……”謝凱強調著,預警機的電子裝置,才是關鍵。
平臺是基礎。
空軍裝備的空警200就是以運八改進型為基礎的預警機,只能執行戰術預警。
空警2000則是以伊爾76為載體,運十改進設計跟伊爾76效能相當,裝上有源相控陣雷達,碟形天線,機載計算機等,搜尋距離遠比運八改造的空警200更更遠。
戰術跟戰略級的預警機,都是需要的。
目前沒有航母,完全不需要先行發展戰術預警機。
發展了戰術預警機,運十的使用範圍將會更窄。
謝凱願意看到嗎?
肯定不願意。
“他們說得其實沒錯,先發展小型的戰術預警機,技術難度更小,消耗的經費更少。”馬鳳山嚴肅地說道,“雖然這對我們的大飛機專案有著影響。”
“技術難度再大,都必須以運十為基礎,我們只投資運十這樣的大飛機!”鄭宇成跟謝凱是一樣的態度。
“發展了遠端預警機,然後再反向發展戰術預警機,更容易。”謝凱知道馬鳳山等人是希望為404節省經費,“運十一旦失去了繼續製造的機會,很難再重新飛起來。兩架用於試飛的樣機,根本就不夠!”
民用市場的道路走不通,就先走軍用市場。
否則,等到伊爾76進來,運十到時候將會走上絕路!
“經費的問題,你們不需要考慮!哪怕保持兩年一架的製造速度,只要技術有進步,效能有改善,我們都不虧!專案成果保住了,技術隊伍也得到了鍛鍊。”鄭宇成的話,給馬鳳山以及程不時兩人打了一針強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