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原材料,機械零部件的生產,都由其他工廠生產,這邊組裝。
車間外,停著一架龐大的飛機。
這是謝凱從巴黎到烏克蘭乘坐的安225。
季米諾夫見謝凱盯著跑到上龐大的安225,眼睛都直了,對謝凱說道:“上次飛行途中,增壓機停止工作,目前技術團隊正在進行全面檢修。避免再出現故障。”
這架飛機從生產製造到目前,並沒有進行幾次飛行試驗。
“航空工業部高機官員乘坐,就是對我們最優秀設計師設計出來的產品非常放心。
見謝凱臉上神色變化,季米諾夫急忙解釋。
他知道,從巴黎到烏克蘭的飛行途中,安225出現的狀況確實把謝凱嚇到了。
飛機沒有經過長期的飛行試驗,確實不確保安全效能,坐在上面完全有可能隨時送命,不擔心才是怪事。
尤其謝凱對他們的技術不瞭解。
“那旁邊停著的是安124吧?”
謝凱指著安225旁邊一架外形差不多,體型卻小了不少龐大飛機問著安東諾夫的高層。
與安225相比,這架小很多的飛機像安124,可謝凱不確定。
尤里亞夫順著謝凱的目光看去,“是的,安124。剛出廠的,即將交付空軍。”
季米諾夫並不想向謝凱介紹安124。
在他的示意下,總設計師皮奧特爾·瓦西裡耶維奇·巴拉布耶對著謝凱介紹起安225飛機。
“安225,由於研發時間短、任務重,為了降低研發難度,我們按照安124運輸機設計理念設計,使用的技術都是成熟的。由於安225主要用途是運輸跟發射暴風雪航天號飛機及火箭,所以生命保障方面,考慮的並不是非常全面……”
這些情況,謝凱早就瞭解了。
為了表示尊重,留下好映像,巴拉布耶介紹時,謝凱還是裝著非常認真在聽。
見謝凱聽的認真,巴拉布耶繼續介紹,“從1985年春季開始設計,88年11月30日出廠,2月21日首飛,今年5月12日首次完成揹負暴風雪號發射的飛行任務……”
介紹時,總設計師滿臉自豪。
安225這樣的飛機確實讓他有自豪的資本。
作為世界上最大型的飛機,即使是對安124飛機的放大,設計跟製造的難度提升,也不是一點點的。
主體結構強度都需要增加很多。
與安124相比,安225無論最大起飛重量還是載重能力,都增加了50%。
主貨艙載重設計250噸,頂部貨架揹負能力為2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