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殲10,從研發出來使用從蘇聯進口的AL31發動機,到最後使用國產渦扇10,雖然用了10多年的時間,最終還是自己能生產了。
“沒有專案的發展,就沒有配套的不斷完善。”謝凱知道鄭宇成心痛什麼。
運10本來就先天不足。
國內技術要追平國際,不是這樣容易的事情,人家的航空工業發展了七八十年,而國內才發展多久?
這些年國內取得的技術進步,所有人都是能看到的。
保持這樣的速度,最多三五十年,就能追平甚至超越國外。
“這點我明白,就是想著鬧心。明明咱們的運10有發動機用。”鄭宇成嘟囔著。
謝凱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渦扇6那使用壽命,誰能承受得起這個成本?
一臺發動機,飛行300個小時就得大修一次啊!
整體使用壽命,天知道有多少。
一兩百萬美元一臺的渦扇發動機,如果只使用一兩千個小時就報廢,中間還得加上幾次大修,成本將會超過三百萬甚至四百萬美元……
運10每小時的飛行成本得多少?
航空公司要是賺不到錢,那還會購買麼?
“行了,這些事兒沒有必要去糾結太多。拿到適航許可證,至少運10可以飛歐美航線。”鄭宇成不想再在這事情上糾結。
在航空領域中,國內跟國際的技術水平,絕對不是國外媒體宣傳的原本中國跟西方航空技術差30年,運10出現就縮短到15年的程度。
很多東西,需要全面發展,才能真正縮短技術差距。
“美國那邊只要同意出口,就買幾臺通用的GM56回來。到時候用於運10的改進試飛也可以,用來給航發動力廠拆開研究也行。實在不行,到時候就把這些美國的發動機上面的零件逐步換成國產零件,用這樣的方法來發展!”謝凱說道。
當初波音剛進入中國的時候,美國人提供的備用發動機,那可都是隔三岔五會來檢查包裝箱外面的封條,就怕中國偷偷地測繪仿製他們的發動機。
“錢準備好了嗎?”見白彥軍點頭,謝凱問鄭宇成。
“三百萬美元的現金,多準備了一百萬美元。”鄭宇成點頭說道,臉上表情及其肉痛,“謝凱,這可是現金,他們敢收麼?”
幾百萬美元的現金啊。
“是啊,要不要換成別的什麼值錢的?”白彥軍也覺得,送現金,不是什麼好事兒。
何況這些美國人出門也沒有帶多少東西,百萬美元的現金,怎麼帶回國?
“就要這玩意兒,只有現金,才能更震撼。”謝凱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