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縮短了WwΔW.『kge『不過也是為了提高安全性,取消了機身油箱,減輕了8噸多的重量,雖然說機身重量減輕了不少,但是載油量同樣減少了……”程不時把了解到的情況給介紹了一番。
謝凱虛眯起了眼睛。
如果是這樣,運8的航程確實得減少不少,甚至載重量也會減少不少。
“你們難道沒有考慮這樣的問題?”第二天,還沒看飛機,謝凱就詢問孫道乾。
孫道乾倒也不隱瞞,把實際情況給做了介紹。
“不是沒有考慮過,原本的方案是在兩側機翼上增加兩個副油箱。後來才發現,機翼受力結構變動大,反而影響安全效能……”
“除了這一點,安全性跟使用效能都是不差的。全機密封,並且有空調系統,舒適性很好……”蘇興國也補充著。
柳旭拒收這架飛機,他們本來就是為了把運8從軍用系列改成民用。
第一架飛機就出現這樣的問題,非常讓人頭痛。
生產出來了,客戶不要,改裝回去成為軍用飛機的可能性不是沒有,軍用飛機那都是按照計劃生產的。
謝凱有些無奈。
早知道,當初就不應該跟他們簽訂合同了,即使不買這架運8,工作服秦飛還不是得買了?
“要不,先去看看飛機裡面的設計?”孫道乾提議謝凱先去試驗車間看看這架運10。
目前運8除了效能改進研究方面,並沒有幾架的訂單,試驗車間跟總裝車間挨著。
剛開始合作,謝凱提出戰機生產過程採用脈動生產線,經過國內專家跟技術人員的研究,這種生產方式已經逐漸成型,雖然不像國外那樣機械自動化程度很高,大多數還是手工方式,效率也是提高了很多。
空軍不是不需要更多的運輸機,但是沒錢。
“咦,總裝車間怎麼有兩架運10?”謝凱有些疑惑了。
現在就只有一架運10即將交付,現在車間裡面出現兩架,他如何能不意外,不可能有訂單整個404都不知道。
運10外形比運8大了太多太多,一眼就能看出來。
整個車間原本最繁忙的時候,同時生產組裝十多架運8,現在也就只有三兩架運8還在總裝。
也不知道是改型的還是原來的基本型。
“第二架可以飛的,原來是裡面主體結構的框梁等焊接處出現了裂縫,鄭主任他們討論後,提出只把這些部分更換,同時對裡面電子裝置進行升級……”蘇興國解釋著。
謝凱連問怎麼改的都沒有問。
而是到隔壁車間去看正在進行電子系統測試的運8。
地面滑跑試驗,飛行試驗,都進行過,其實整架運8已經到了交付狀態,要不是柳旭拒收,這架飛機已經交付完成了。
見慣了大飛機,不是運10就是伊爾76,對於眼前這架運8,謝凱真心有些瞧不上。
運8內部寬度只有三米多,高度也只有2.5米,也就只有中間通道是這樣的高度,兩側由於外形是圓弧形狀,裝修了後,整個艙室都顯得壓抑。
空間佈局本來就顯得壓抑,要命的是,沙發什麼的都是黑色,使得整個機艙內部看起來更加壓抑。
“這裡面怎麼都是黑色?”謝凱皺起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