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著目標前行,這樣的研究,不僅有利於技術的提升,也可以讓研究人員明白需要彌補哪些方面。
“提高技術指標?”就連馮志彪都覺得有些為難了。
直7要提升技術效能指標,確實不容易。
“必須提高。而且要能在青藏高原使用。”謝凱說道。
青藏高原上只有黑鷹直升機可以去,而這玩意兒,無論是價格,還是美國人不想多賣,都決定了中國不可能裝備太多。
只有搞出自己的大型直升機運輸機。
“具體想法可以說說。”鄭宇成有些受不了謝凱這種說話的方式。
非得等人問。
大家時間都很寶貴的。
“我覺得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具體的效能指標,如果要滿足高原使用,那麼升限就必須大幅度地提高,至少得6000米;而航程不足,這是目前國內直升機的通病,原本直7的原型機實用升限就達到了6780米,所以,這個指標得保持;至於載重量,原本直7的最大載重量就達到了5670千克,燃油重量180千克……新的機型,在解決了結構超重的情況下,怎麼也得超過6000千克的最大載重量吧?”謝凱看著眾人,漫不經心地說道。
雖然效能指標提升的不是太多,但是對於整個直升機所使用的技術要求提高了不是一點兩點。
就連馮志彪等人都感覺到了壓力。
鄭宇成他們不說話了。
按照謝凱這樣搞,直7繼續搞下去,這將會搞成國內最大的運輸直升機。
合適麼?
“諸位,我知道這裡面有著很多困難,也有很多技術需要一一突破。不過既然搞技術開發,我們不能只撿容易的來做。那樣一來搞出來的東西不僅落後,還浪費資金,不如不搞。”謝凱強調著。
鄭宇成等人也不說話,汪貴林甚至偷偷地給謝凱豎起了大拇指。
這小子果然狡猾。
也不直接拒絕,直接提出更高的技術難度讓他們自己主動放棄。
他哪裡知道,謝凱並不是為了讓他們放棄,而是真的想要搞出來,直8一直在直8f才提出這些效能指標。
如果按照原本的效能指標,直7確實不算差的,奈何,基礎太差,搞了十多年,因為選擇了保守的設計引數跟降低成本而使用直5跟直6的技術以及零部件,使得這個專案失去發展前景。
但凡有辦法,國家也不會花費寶貴的外匯引進超黃蜂了。
謝凱的目的,是促進國內直升機使用的發動機技術發展。要不然,到了後面,還得從國外進口發動機,這是把脖子伸給別人來卡。
“這效能指標是不是太高了一些?”汪貴林都有些擔憂了。
謝凱沒有說話,而是看著直升機研究團隊的人。
馮志彪等人也清楚,要想得到更多資金,只有按照這樣的指標來搞。
到了現在,誰都沒有把握可以直接搞出來。
效能提升一點,這對整個直升機所有的系統全部提出了要求,還不能增加太多成本。